玉米产量的高低与玉米生长期内的农业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玉米一生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农业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气象条件占着很重要的位置,不同生育时期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
1.苗期 春玉米适时早播,保证苗齐、苗壮达到丰产,这里包含着前期的苗好,后期的条件适宜。因此播种期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播种早温度低,对出苗和苗期生长不利。
晚霜致使地上部分被霜死
播种晚,生育期相对延长,常遇卡脖旱和秋季低温造成减产。
播种偏晚秋天遇早霜
麦茬玉米(华北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上,墒情适宜有利于播种出苗,达到苗齐、苗足,苗匀、苗壮,但此次透雨降在6月20日以后则不利于适时播种,造成播种晚、生育期短、产量低。
2.拔节—乳熟 开花授粉期平均气温28℃左右影响授粉受精;
高温日灼
开花授粉期间连阴雨,影响授粉,结实率下降。
开花期连阴雨
3.乳熟—成熟期 降水少于100毫米、高温干旱,对灌浆增重不利,易形成减产。
东北地区:常以5月至9月的温度之和距平值来衡量增产还是减产。各月的适宜温度依次为20℃、25℃、27℃、25℃、19℃左右。各月的需水量为60、110、150、100、50毫米左右。水少发生干旱,雨水多则发生涝灾。
东北、西北、华北的春玉米生育期间干旱、低温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上一篇: 猪瘟有哪些防治措施?
下一篇: 白木耳怎么吃法?它有什么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