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是蚕豆播种的主要控制因素。蚕豆性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不耐高温,植株开始受害或部分冻死的临界温度是:苗期为-5~-6℃,开花期和乳熟期为-2~-3℃。不同生育阶段生物学起始温度为:发芽出苗为2~4℃(最高为32~35℃),营养器官形成为7~8℃,生殖器官发育为6℃左右,结荚为6.5℃左右。一般1月平均气温低于0℃和7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方不大适宜种植蚕豆
可用1.7%的阿维.吡虫啉微乳剂,每亩40—50毫升,兑水50—60公斤;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亩40—60克,兑水60—75公斤;22%特福力悬浮剂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小麦,青稞,玉米,花生,棉花
防治方法(1)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选种抗病品种,注意从无病田留种,选择无病、健康饱满的种子播种。(2)注意选择种植地块,应远离菜豆田和栽植菜豆的大棚或温室。(3)适期播种,不宜过早;苗期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以防形成发病中心而蔓延开来。(4)及时喷药治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5)在蚕豆植株“下麻叶、中结荚、上开花”时,进行摘心
怎样防治蚕豆枯萎病?1)保持土壤适宜湿度,增施有机肥和钾肥。(2)进行3年以上轮作换茬。(3)注意清洁田园。
蚕豆播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土壤翻犁后开行点播。长江流域和春播区多采用这种方式。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翻耕、碎细土块、整平、分畦,再开行点播。二是“板沟按豆”。云南、贵州多采用这种方式。要求在水稻收获后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播种,缺乏足够的时间排干稻田水分后翻犁土壤。主要做法是在水稻收获前或收获后,将豆种平放在畦面上,用拇指斜按入土
蚕豆苗期管理措施:1、蚕豆播种后,约7天可发芽出土,此时应及时检查不能发芽的缺株,补齐幼苗;2、对迟迟不发枝或分支少的弱苗,每亩用尿素5-6公斤、普钙30公斤对水浇施使转变为叶片宽绿、株型正常的壮苗;3、对分支弱品种或肥力低下的田块,在蚕豆苗高13.3-16.6厘米时,将主茎顶部摘去,及时追施氮、磷钾肥或粪水,促使分枝多花,为以后多荚多粒打下良好
温度是蚕豆播种的主要控制因素。蚕豆性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不耐高温,植株开始受害或部分冻死的临界温度是:苗期为-5~-6℃,开花期和乳熟期为-2~-3℃。不同生育阶段生物学起始温度为:发芽出苗为2~4℃(最高为32~35℃),营养器官形成为7~8℃,生殖器官发育为6℃左右,结荚为6.5℃左右。一般1月平均气温低于0℃和7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方不大适宜种植蚕
一般不能太密,以行距20--25cm,株距20cm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