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症状多发生在春季温室或大棚的放风口处,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叶片皱缩,边缘呈白色或暗绿色枯焦状,叶片边缘或中部破碎,有时叶片边缘反卷。发病原因春夏之交气候转暖时,放风操作粗放,放风过早、过急,使冷风大量、突然地进入棚室,导致靠近放风口处的植株受害。防治方法天气虽然转暖,但管理不能放松,早晨的放风时间不能过早。放风时要先放顶风,后放
培育壮苗,早春防止幼苗受低温危害。合理密植,并在蔓高30~40厘米时及早引蔓上架;植株现蕾前后,要适当控制蔓叶生长。注意温湿度控制,严防过高过低;花期及时防治病虫害,尤其是豇豆螟、锈病的防治。必要时可选择农药进行喷施。农药使用时注重轮换使用,要掌握“治花不治荚”的原则,一般在早晨豇豆闭花前(约10点前)进行。
(1)选用特嫩1号、1409、极早生豆角等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2)有条件的可与稻、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3)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寄主抗病力。(4)木素木霉对此菌抑制作用强,可将其与饼肥混合制成抗生菌肥料施用,无公害。(5)必要时喷洒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50%琥
豇豆的种子极易遭到豌豆象的危害。
可能是豆角锈病,刚开始是红色的小点,逐渐成熟后破裂成黑红色的粉状物。可用好力克3000-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
豆类蔬菜主要指豇豆、四季豆。一、品种选择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选择相应的品种。进行春提早栽培时,豇豆可用之豇特早30、全能豆冠等品种,四季豆可用优胜者、供给者等品种。豇豆进行夏秋栽培时,可用高产四号。二、种子消毒采用温汤消毒进行消毒。作法同茄果类蔬菜。三、适时播种播种时间要根据栽培方式来确定。春提早栽培,一般在2月上旬播种。在豇豆进行夏秋
1、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蛀豆荚或被害叶片。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2、要抓住“治花不治荚”,始花至盛花期,低龄幼虫阶段(3龄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期。3、喷药时间宜选在早晨8点之前;可采用下列杀虫剂或配方进行防治: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00-3000倍液+4.5%高效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00-3000倍液;1
症状全株枯萎,剖开病株茎基部和根部,可见内部维管束组织变褐色,严重时外部变黑褐色、根部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粉红色霉层。发生规律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腐生性较强,从根部伤口侵入。连作地及土壤含水量高的地块发病重。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2)实行3年以上轮作。(3)采用高垄深沟栽植,结合整地每亩施生石灰100~15
豇豆喜温,种子发芽适温25~30℃。秧苗生长适温20~25℃。早春豇豆多采用育苗移栽,育苗可在冷床、塑料棚中进行。豇豆对温度的要求比菜豆高,播种期也比菜豆晚,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播种。每公顷用种量40~60千克。为保护根系,常采用营养钵育苗,每钵播3~4粒,播种后保温保湿,利早出苗,出齐苗。出苗后,苗床保持白天20~25℃,夜间15~18℃
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接触传播。
病斑初起为不明显的近圆形黄绿色斑,继而黄绿斑中出现由少到多、叶两面生的紫褐色或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近圆形或受较大叶脉限制而呈不整形的紫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煤烟状霉(尤其以叶背面显著)。
豇豆叶肉有虫害状,请问是什么虫害?该怎样防治?豌豆叶片上有明显的斑潜蝇危害症状,出现弯曲线状危害。这就是斑潜蝇幼虫所致。斑潜蝇发生初期,叶面喷施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等内吸性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及时减掉危害严重老叶。美洲斑潜萤,可以黄板诱杀,药剂防治可:阿维菌素,吡虫啉、灭蝇胺、氟虫脲等
1、插架引蔓。当植株长到17-33厘米,即将抽蔓时,要及时插架。一般用竹竿插成“人”字形,架高2.2-2.3米,每穴插一根,并向内稍倾斜,每两根相交,上部交叉处放竹竿作横梁,呈人字型,于晴天中午或下午引蔓上架。2、抹芽打顶。第一花序以下侧枝长到3厘米长时,应及时摘除,以保证主蔓粗壮。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枝留2-3片叶后摘心,促进侧枝上形成第一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种荚。病初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逐渐变褐,隆起呈小脓疱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到后期,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致叶片变形早落。有时叶脉、种荚也产生夏孢子堆或冬孢子堆,种荚染病,不能食用。此外,叶正背两面有时可见稍凸起的栗褐色粒点,即病菌的性子器,在叶背面产出黄
一、合理密植越冬茬豇豆由于生长期处于低温、弱光环境下,光合作用受阻,植株本身营养受到限制,所以在定植时一定不能太密,以防叶片互相挡光。一般采取70厘米、50厘米大小垄定植,穴距27-30厘米,每穴2-3株,定植后浇水,划锄后覆盖地膜。二、田间管理冬季加强覆盖、保温,加强采光,经常擦棚膜,使透光良好,最好在棚内挂反光幕。在肥水管理上,应尽量少浇
豆角菌核病是一种针对豆角发作的真菌型病害,多在开花结荚期发病,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开花前适当控制施肥,促进花开,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影响开花结荚,对长势差的植株可追施复合肥10公斤/亩。适当控制浇水,防止营养生长过旺。
豇豆锈病是危害豆类蔬菜的重要病害。发生严重时,可使豆类作物成片枯萎,尤其是豇豆的毁灭性病害。1症状识别豇豆锈病菌是单主寄生的全型锈菌,生活史中常见的3个阶段在豇豆上引起不同的症状,导致豇豆锈病的复杂性。多数情况下,开始发病时,在叶片上散生或聚生苍白色小凸起(图1),以叶背面更明显,后变黄褐色,隆起时呈小脓疱状,扩大后病斑上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
豇豆留种可分夏播和秋播两种,留种株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结荚节位低、结荚集中而多的植株,成对种荚大小一致,籽粒排列整齐,以选留中部和下部的豆荚做种,及时去除上部豆荚,使籽粒饱满。当果荚种壁充分松软,表皮萎黄时即可采收,挂于室内阴干后脱粒,晒干后乘热将种子装入缸内,密封贮藏或在缸内滴入数滴敌敌畏和放置数粒璋瑙丸密封贮藏,防止豆蟓
豇豆荚螟,红蜘蛛,潜叶蝇豇豆的虫害主要有蓟马、蚜虫、红蜘蛛、豇豆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