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采纳】适时播种夏季豇豆的适时播种,对实现其丰产高效至关重要。因此,要把最佳播种生育期与最佳收获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在雨水增多前播种,以争取更多的结荚适期。夏播豇豆一般在5~7月播种,供应8~9月淡季市场,效益好。播种原则:先播中晚熟品种,后播早熟品种。播种时要进行种子处理:去掉秕籽、半头籽、霉籽、杂籽及其他杂物。一般干籽播种
气温25~28摄氏度,连阴雨或雨后转睛,湿度高,易发病;地势低洼或土壤潮湿、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整枝打顶,改善株行间的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二是拔除病株,减少菌源。三是药剂防治:可用向农四号4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豆类不但营养丰富,种类多样,而且各种豆制品也是花样繁多,吃法多多。根据所含的营养成分,可把豆类分为大豆类(包括黄大豆、黑大豆、红大豆、青大豆等)和其他干豆类(包括豌豆、蚕豆、绿豆、豇豆、赤小豆和芸豆等)。大豆类含蛋白质和油脂多一些,所以可以做豆浆、豆腐,还可以榨油。而干豆类主要含50%~60%的淀粉,比如绿豆和赤小豆只能做绿豆沙、红豆沙
施加足量的基肥,以氮磷钾为主。
1、合理密植越冬茬豇豆由于生长期处于低温、弱光环境下,光合作用受阻,植株本身营养受到限制,所以在定植时一定不能太密,以防叶片互相挡光。一般采取70厘米、50厘米大小垄定植,穴距27~30厘米,每穴2~3株,定植后浇水,划锄后覆盖地膜。2、田间管理冬季加强覆盖、保温,加强采光,经常擦棚膜,使透光良好,最好在棚内挂反光幕。在肥水管理上,应尽量少浇水
豆类蔬菜喷施铜制剂产生的药害有何表现,如何解决?豆类蔬菜、白菜类蔬菜对可杀得等含铜的药剂敏感,按常规方法喷雾,特别是在高温天气喷雾特别容易产生药害,叶片皱缩,茎秆生长慢,症状特别像发生了病毒病一样,但病毒病一般是点片发生,且蔓延速度较慢。含铜杀菌剂简称铜制剂,除氢氧化铜(可杀得)及波尔多液外,还有王铜、碱式硫酸铜、铜皂液、铜铵合剂、
1、农业防治:在播种或移栽时深翻土壤,可消灭部分虫蛹,降低虫源,减轻危害,及时清园,彻底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消除虫源。2、诱杀成虫:有条件的可用黄板、诱蝇纸诱杀成虫,每亩放15个诱杀点,3-4天更换一次。3、药剂防治:掌握在幼虫2龄前(虫道约0.5毫米),在上午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时防治,可选用75%潜克(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
豇豆幼苗“烂头”的原因大致分以下四种:1、细菌性疫病,幼苗叶子呈红褐色溃疡状。可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粉剂3500倍液喷雾,或20%噻菌铜2000倍液喷雾防治。2、白粉虱、蚜虫为害引起烂头。在心叶可看到白粉虱、蚜虫,可用3.3%阿维.联苯菊乳油15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4000倍液喷雾。3、由于低温冻害,叶片向内卷曲、发白干枯,但不会烂。气温正常,则能很
春季豇豆一般采用育苗移栽,不仅可适当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还可提早播种、提早收获,并延长采收时间。1、播种期:大棚栽培播种期为2月下旬,小拱棚为3月上旬,露地栽培育苗为3月下旬,直播为4月中旬。每亩用种量2.5公斤。2、营养钵育苗:设施栽培可采用营养钵适当提早播种育苗,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份、菜园土6份,充分混合均匀过筛后,装入口径6厘
豇豆又称长豆角、带豆、裙带豆等,以肉质肥厚的嫩豆荚供食用。豇豆比菜豆更难贮藏。采后贮运中主要问题是失水皱缩、出现锈斑和腐烂。皱缩是豆荚内的籽粒逐渐生长膨大,其营养物质被消耗,致使豆荚衰老变黄,纤维革质化,食用品质明显下降。锈斑是豆荚表面出现的凹陷褐斑,进而会造成腐烂。豇豆对低温也很敏感,一般认为5°C以下低温贮运,会发生冷害。其症状
1、灯光诱杀在大面积连片种植豇豆、菜豆等豆科作物的地方,在5月下旬至10月份设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灯的位置稍高于豆架。2、药剂防治根据豇豆螟成虫依随豇豆花蕾期产卵,幼虫主要危害花及嫩荚的习性,结合本地豇豆种植制度与豇豆螟的发生动态,从6月中旬至8月份,凡处于盛花期豇豆田一般必须用药l~2次,始花期开始用药,连续2次,间隔5~7天,即
豇豆每穴留2-3株合适。
在定植之后需要进行一次施肥,主要是使用尿素,在植株长到四十厘米左右的时候需要进行第二次施肥,此次施肥一般是使用粪尿水,第三次施肥要在植株开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钾肥和磷肥。由于豇豆是分批次进行采收的,所以在采收完之后我们都必须要进行一次施肥,以促进下一批豇豆的生长。
该病在较冷凉潮湿条件下发生,适温5~20℃,15℃最适,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以5~10℃最有利。菌丝在0~30℃能生长,20℃最适。菌核形成的温度与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一致,菌核50℃经5分钟致死。病菌对湿度要求严格,在潮湿土壤中,菌核只存活1年;土壤长期积水,1个月即死亡;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3年多,但不易萌发。菌核萌发要求高湿及冷凉的条件,萌发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的世代数因地而异,一般在西北、华北发生3~4代,华东、华中5~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土中越冬。田间以6月中旬至8月下旬危害最严重。成虫羽化后需吸取花蜜来补充营养,交尾、产卵均在傍晚,尤其以19~21时为最盛。产卵前期2~5天,少数l天,卵多产在花蕾、花瓣或苞叶及花托上,少数产在嫩茎及荚上。卵散产,雌虫每头平均产卵80粒左右,最高达
一般情况下,开花后10-15天可采收
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选用无病毒种子,种子在播种前先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溶液中浸种20~30分钟;适量播种,下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治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2、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减轻危害,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植株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在开花结荚期适时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
防治方法(1)选无病株留种,播前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消毒。(2)发病地收获后进行深耕,有条件的实行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消灭越冬病菌。(3)发病初期喷洒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1:1:200倍式波式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
发病初期喷洒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1:1:200倍式波式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1、合理密植。越冬茬豇豆由于生长期处于低温、弱光环境下,光合作用受阻,植株本身营养受到限制,所以在定植时一定不能太密,以防叶片互相挡光。一般采取70厘米、50厘米大小垄定植,穴距27-30厘米,每穴2-3株,定植后浇水,并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使植株茁长成长,划锄后覆盖地膜。2、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