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豇豆 豇豆

豇豆每穴留几株合适?

豇豆每穴留2-3株合适。

豇豆种植如何科学施肥?

在定植之后需要进行一次施肥,主要是使用尿素,在植株长到四十厘米左右的时候需要进行第二次施肥,此次施肥一般是使用粪尿水,第三次施肥要在植株开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钾肥和磷肥。由于豇豆是分批次进行采收的,所以在采收完之后我们都必须要进行一次施肥,以促进下一批豇豆的生长。

豇豆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该病在较冷凉潮湿条件下发生,适温5~20℃,15℃最适,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以5~10℃最有利。菌丝在0~30℃能生长,20℃最适。菌核形成的温度与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一致,菌核50℃经5分钟致死。病菌对湿度要求严格,在潮湿土壤中,菌核只存活1年;土壤长期积水,1个月即死亡;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3年多,但不易萌发。菌核萌发要求高湿及冷凉的条件,萌发

豇豆豇豆螟发生规律?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的世代数因地而异,一般在西北、华北发生3~4代,华东、华中5~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土中越冬。田间以6月中旬至8月下旬危害最严重。成虫羽化后需吸取花蜜来补充营养,交尾、产卵均在傍晚,尤其以19~21时为最盛。产卵前期2~5天,少数l天,卵多产在花蕾、花瓣或苞叶及花托上,少数产在嫩茎及荚上。卵散产,雌虫每头平均产卵80粒左右,最高达

一般情况下,开花后10-15天可采收

如何诊断防治豇豆病毒病?

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选用无病毒种子,种子在播种前先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溶液中浸种20~30分钟;适量播种,下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治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2、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减轻危害,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植株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在开花结荚期适时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

豇豆红斑病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1)选无病株留种,播前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消毒。(2)发病地收获后进行深耕,有条件的实行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消灭越冬病菌。(3)发病初期喷洒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1:1:200倍式波式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

防治豇豆赤斑病用什么农药?

发病初期喷洒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1:1:200倍式波式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大棚豇豆巧妙越冬的管理措施?

1、合理密植。越冬茬豇豆由于生长期处于低温、弱光环境下,光合作用受阻,植株本身营养受到限制,所以在定植时一定不能太密,以防叶片互相挡光。一般采取70厘米、50厘米大小垄定植,穴距27-30厘米,每穴2-3株,定植后浇水,并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使植株茁长成长,划锄后覆盖地膜。2、田间管理。

豇豆可不可连作?

豆角连作的危害但豆角很怕重茬,连年种植很容易出现长势弱、病害多、早衰、死棵严重等问题,大大影响了豆角的产量和效益。轮作种植是避免重茬危害的最佳措施,但很多菜农受土地等因素限制,只能重茬种植。豆角最好不连作,其问题是:1、连作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缺乏,并不是施肥能补充的。2、第二年,感染菌害及虫害的可能性大增。3、头茬植物可能产生一些有害

豇豆的营养价值都有哪些?

豇豆提供了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补充机体的招牌营养素。豇豆所含B族维生素能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抑制胆碱酶活性,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豇豆中所含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的作用。

夏茬豇豆为什么不宜育苗移栽

豇豆根系再生力弱,只要环境条件允许,栽培上多采用直播直根系作物,根的再生能力弱

怎样对豇豆进行配方施肥?

豇豆根瘤很不发达,生育前期根瘤固氮能力较弱,必须施足基肥,巧施追肥,增施磷肥是豇豆增产的关键。(1)培育壮苗保护地栽培应选用中晚熟、高产、抗病、适嫌216应性强、适宜密植的品种。一般采用护根育苗法可减少伤根,有利于缓苗。种子处理方法及营养土配制、苗床土消毒方法等均与菜豆基本相同。育苗一般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法,以减少起苗伤根,有利于定植后

亩产量大约在1000公斤以上

豇豆角斑病该怎么防治?

(1)选无病株留种,种子带菌可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进行消毒。(2)有条件的应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块,收获后及时深翻。(3)发病初期喷洒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4)开花期喷洒植物动力2003营养液10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豇豆红斑病的防治方法?

病原Cercosporacanescens症状为害叶片,一般多在植株下部老叶上先发病,渐向上蔓延。叶片上发病初期形成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紫红色小型病斑,后期扩展为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紫红色至紫褐色斑,直径2~15毫米不等,病斑边缘灰褐色,后期病斑中部变为暗灰色,叶背面密生灰黑色霉,即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附着在种子上越

怎样防治豇豆红斑病?

豇豆红斑病为真菌性病害,又称尾孢灰星病、叶斑病。主要危害夏播豇豆,发病早,各地均有发生。一、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夏播豇豆,发病早。一般多在老叶上先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大小2~15毫米,紫红色或红色,边缘灰褐色,后期病斑中间变为暗灰色,叶背生有灰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二、病原及形态特征:病原是

豇豆喜温暖,耐热性强,不耐低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8-12℃,最适温度为25-30℃。植株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开花结荚适温为25-28℃。植株能适应的最高气温为30-40℃,35℃也能正常结荚。豇豆对低温敏感,10℃以下生长受抑制,5℃以下植株受害,0℃时死亡。因此,豇豆适于夏季栽培。但随播种期延迟,结荚期温度过高时,也会导致单株结荚数和每荚种子数减少

怎样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

1、形态特征大豆胞囊线虫病,农民称之为火龙秧子。主要是胞囊线虫寄生于大豆根上,直接危害根部。症状是,病株主根及侧根少,根瘤显著减少或没有根瘤,地上部份矮小,叶片变黄、提早脱落,落花、落荚,根部有黄白色突起的像虱卵般的小虫瘿。胞囊线虫病使大豆产量显著降低,一般减少10%-20%,严重者可达70%-90%,是世界大豆毁灭性病害。2、药剂防治一是采用专

怎样防治豇豆煤霉病?

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合理密植,让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②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1∶1∶200~240倍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40%灭病威胶悬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