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育苗:豇豆喜温,种子发芽适温25至30摄氏度。秧苗生长适温20至25摄氏度。早春豇豆多采用育苗移栽,育苗可在冷床、塑料棚中进行。豇豆对温度的要求比菜豆高,播种期也比菜豆晚,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播种。每公顷用种量40至60千克。为保护根系,常采用营养钵育苗,每钵播3至4粒,播种后保温保湿,利早出苗,出齐苗。出苗后,苗床保持白天20至
增加营养,提高抗病性。提高品质,提前上市。
豇豆贮藏特性与贮藏保鲜的适宜环境条件怎样?豇豆又称长豆角、带豆、裙带豆等,以肉质肥厚的嫩豆荚供食用。豇豆比菜豆更难贮藏。采后贮运中主要问题是失水皱缩、出现锈斑和腐烂。皱缩是豆荚内的籽粒逐渐生长膨大,其营养物质被消耗,致使豆荚衰老变黄,纤维革质化,食用品质明显下降。锈斑是豆荚表面出现的凹陷褐斑,进而会造成腐烂。豇豆对低温也很敏感,一
豇豆轮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红褐色小斑点,微突起,扩大后为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斑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在叶脉上发生褐色或深褐色局部坏死斑,茎上被害发生不规则的深褐色条斑,豆荚病斑褐色,扩大后呈褐色轮纹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常产生灰色霉状物,严重时大量落叶。
豇豆再生栽培夏季豇豆生长发育正处在高温、暴风雨季节,尽管豇豆在35℃左右仍能开花结荚,但因其环境条件逐渐恶化,致使结实率下降,造成歇枝现象。随后炎热的气候条件逐渐改善,若抓住时机,并继续给豇豆施肥浇水,连续浇两次,使田间土壤保持湿润,促腋芽发生,并长出新枝,进行再次开花结荚,称之为再生栽培。其优点是减少了支架投入,省工省力。在第一茬
苏紫豇2号’是以结荚性强的‘春秋红’为母本、以早熟且抗病性强的‘早豇1号’为父本杂交后,通过连续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株高3.0m左右。早熟,出苗至始收51.5d左右,全生育期86.5d左右。花紫色,种子红白花斑。商品荚紫色,荚长64.3cm左右,单荚质量25.8g。豆荚肉质细嫩,商品性好,667m~2豆荚产量2100kg左右。
1豇豆疫病防治方法:①实行2a(年)以上轮作。低洼湿地采用垄作,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采收后将病枝集中烧毁。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霜霸可湿性
该病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豆荚。茎蔓染病,多发生在节部或节附近。病部初呈水浸状不定形暗色斑,后绕茎扩展,茎蔓呈暗褐色缢缩,病部以上茎叶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周缘不明显,扩大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淡褐色斑,表面生稀疏白霉,即孢子囊梗和孢子囊。豆荚染病多腐烂。
1.注重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将其深埋,消灭落蕾中的幼虫,以减少虫源,防止转移为害;冬、春多浇水,提高土壤湿度,可使入土结茧幼虫死亡;冬季深耕土壤,使幼虫冻死或被鸟啄食,以减少越冬虫源。2.加强栽培管理。种植管理上要求做到出苗一致,长势整齐,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在关键时期集中消灭该虫。因此要求加
病原菌在7~35℃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30℃。病原菌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田间高湿或高温多雨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此外,地势低洼,阴雨、刮风天气多是加重发。
1、清洁田园,及时收集病残体烧掉或深埋。2、发病初期及早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
农业防治:在深秋及初冬在白星花金龟发生严重的农田及果园进行深翻土地,集中消灭粪土交界处的幼虫和踊,减少白星花金龟的越冬虫源。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法主要包括利用药剂处理粪肥杀死幼虫以及直接药剂喷雾杀灭成虫[4]。化学方法具有见效快、防治效果好、简便等优点,但由于白星花金龟成虫甲壳硬、飞翔能力强,因此一般化学喷雾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现多采用糖醋
茎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种。南方栽培以蔓性为主,矮性次之。蝶形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13厘米,宽4~7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侧生小叶斜卵形;托叶卵形,长约1厘米,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萼钟状,无毛;花冠淡紫色,长约2厘米,花柱上部里面有淡黄色须毛。荚果线形,下垂,长可达40厘米。花果期6
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喷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般隔5~7天喷1次药,连喷2~3次,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应特别注意叶背面,喷药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危害症状:豌豆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叶片染病初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细小圆形赤褐色肿斑,破裂后散出暗褐色粉末,后期又在病部生出暗褐色隆起斑,纵裂后露出黑色粉质物。茎部染病后,病症与叶片相似。防治方法:豌豆锈病要采用综合防治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1)适时播种,南方防止冬前发病,减少病原基数,生育后期避过锈病盛发期。(2)选用早熟品种,在锈
原因多是采收后的种子在强光下暴晒,或经人工高温急剧干燥处理,使豆粒中水分失去过快,干燥过度,种子皮层细胞失去活性,又继续在干燥环境中贮藏,致使播种后或浸种时不吸水膨胀。单纯的贮藏条件过分干燥,也会造成种子含水量过低,致使部分种子成为“硬石豆”。
花芽分化受阻引起的落花落果,育苗期温度经常低于10℃以下,可能导致花芽分化不正常而引起落花落果,温度过高,水、肥过大,秧苗徒长时花芽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分化受阻易引起落花落果;干旱缺水、光照不足时也会造成花芽分化不良,引起落花落果;生长期植株的营养生长过旺,抑制了生殖生长,营养集中在茎叶上时,也易发生落花落果,特别是在甩蔓期,过早地追
农业防治1、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春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残花,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幼虫。2、保护利用天敌。蚜虫防治可以运用物理治疗法,让瓢虫、草蛉等天地对蚜虫抑制作用。化学防治—化学药剂参考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低毒)使用50-80毫升/亩喷雾20%烯啶·噻虫啉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10-20克/亩喷雾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低毒)
幼虫潜叶危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生长
【谢谢采纳】每667m2栽培面积用种量2.5kg~3.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