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根部,受害植株的侧根和须根比正常植株增多,在幼嫩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不规则形瘤状物,单生或串生。瘤状物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呈褐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龟裂。受害植株地上部多在结瓜后表现症状,长势衰弱,叶片由下向上变黄、坏死,至全株萎蔫死秧。
苦瓜进入开花坐果期后,人工授粉就成为每天必有的管理,具体流程如下:先摘朵雄花,在棚内“巡视”一圈,进行授粉。工作简单,但需要认真细心。同时需要菜农朋友了解,苦瓜容易发侧蔓,侧蔓多生雄花,这就需要摘除过多的侧蔓,以免降低主蔓结瓜优势。苦瓜进入开花坐果期后,人工授粉就成为每天必有的管理,具体流程如下:先摘朵雄花,在棚内“巡视”一圈,进
影响到苦瓜产量和品质最大的虫害是:瓜娟螟
浸种。先用55℃的热水烫种、搅动10分钟,当温度降到30℃时浸种12小时,期间换水三次,洗掉种子表皮的粘液,(最好将种子轻轻嗑开一条缝,有利于种子吸水,浸种时间为8小时)。
苦瓜从采收到结束,一般长达约45天。由于苦瓜为雌雄同株异花作物,并且雄花比例远远多于雌花。一般植株在主蔓长至第四至第六叶节便开始发生第一朵雄花,长到第十至第十四叶节时发生第一朵雌花,此后每一叶节都发生有花,但雄花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摘除侧蔓减少养分的消耗有利于提高主蔓的结果率。栽培苦瓜应当重视整枝打杈、肥水供给、控制营养才能提高产量。
1、播种前准备播前15-20天,深耕翻土,结合耕翻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公斤-4000公斤,配施三元复合肥15公斤-20公斤。晒田7-10天,再密闭扣棚5-7天,通过日光照射和高温闷棚对土壤、温棚进行充分的灭菌消毒。将地搂平后,预留出温棚内东侧空地,筑畦宽1。1米-1。3米,准备苗床,然后沿南北方向起垄,高10厘米、宽90厘米,覆盖地膜,提温保墒。2、种子处理苦瓜种子
(1)留瓜要合理:一定要根据植株的实际长势,合理留果。(2)药剂防病:白粉病在苦瓜上发病严重,加之苦瓜叶多、浓厚,这就需要菜农提前喷药防病,同时,加强管理,避免偏施氮肥。
苦瓜性喜温暖,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30~35℃,若在20℃以下,发芽就缓慢,种皮厚,经40~50℃温水浸种4~6小时后,30℃左右下催芽,两天开始发芽,两天半大部分发芽,13℃以下发芽困难。植株生长适温为20~30℃,以25℃为最佳。开花结果期适温为25℃左右。在15~25℃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生长发育。多数认为35℃以上和15℃以下的温度不利
亩产平均都在1.2万斤以上,苹果苦瓜一亩可以产苹果苦瓜12000多斤。
早春季节采用小拱棚覆盖栽培苦瓜,上市提早,效益较高:一、选择地块苦瓜喜湿润,怕涝淹,应选择不易受涝、土层深厚、通透性好的壤土种植,且茬口安排上不宜以瓜类为前茬作物。二、选择品种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瓜蔓短、节间短、叶片小、抗逆性强、早熟丰产、商品性好、耐寒和抗病的品种。三、播种育苗苦瓜种子种皮坚硬,播种前要浸种催芽。育苗时应在苗
苦瓜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幼苗受害较早时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烂,出土不久后顶端出现失水症状,叶色变浅,子叶萎蔫下垂,茎基部变褐收缩,病苗枯死,剖开可见维管束变黄。成株期发病,初期通常从基位叶发展,同一张叶片顶部向基部枯萎,发病缓慢时萎蔫下垂不明显,瓜蔓生长衰弱、矮化,中午萎蔫下垂,早晚可恢复,..
棚室或露地栽培的苦瓜早春或晚秋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果实和茎蔓。果实染病多始于残花部,初呈水渍状,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纠结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茎蔓染病初在病部产生褪色水渍状斑,后长出菌丝,病部以上叶、蔓萎凋枯死。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在叶缘或叶脉间产生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渍状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致叶片早枯。果实染病:初生水渍状略凹陷的褐色斑,大小30-70毫米,边缘色深,中央灰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霉。苦瓜链格孢黑霉病的发病症状:苦瓜链格孢黑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在叶缘或叶脉间产生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渍状暗褐色病斑
1)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苦瓜是喜温作物,而黑籽南瓜是极耐低温弱光的作物,在5℃的低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用苦瓜与黑籽南瓜嫁接,就是利用南瓜的根系,使苦瓜能在10℃左右的低温条件下正常生长,达到提早上市,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的目的。嫁接选用的砧木和品种分别为:砧木品种主要选用“90-l”和“云南黑籽南瓜”,这两个品种较耐低温,且嫁接亲和力好;接
播种育苗苦瓜不同品种搭配能从2月中旬播至7月中旬。因其种皮较厚,播前可用50―60℃的温水浸种10分钟,不断搅拌,然后在普通水中浸12小时,捞出后在30―35℃处催芽,2―3露白后即可点播,苗期约20―30天。春播苦瓜可搭小拱棚保温,夏播苦瓜可直播,但育苗移栽苗期便于管理。适时定植当幼苗长有3―4片真叶时,选择晴天下午定植。一般畦宽2米,栽双行,株距30―
一、危害症状:苦瓜疫病多在开花前显症。茎蔓及果实均可感病。叶片染病先失去光泽,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呈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可见病部长出很薄的1层白霉,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碎。叶柄和蔓节出现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患部容易溢缩。瓜条受害则呈暗绿色凹陷病斑,湿度大时瓜条很快软腐,患部长出稀疏白霉,腐烂发臭。二、防治方法:1、农业防
病害诊断:其实这是一种生理障碍,是苦瓜植株的一种早衰现象。由于苦瓜根系生长差,植株营养不足,叶片黄化早衰。苦瓜黄叶的出现与土壤、品种、重茬等情况有关。1.品种原因:由于苦瓜以农户自留种为主,种植多年后品种没有经过提纯复壮,易出现品种退化,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和营养的吸收能力均出现下降。2.土壤原因:在土壤较为粘重或酸化严重的地块,土壤
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印度、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栽培历史久远,中国栽培历史约600年。苦瓜具有特殊的苦味,但仍然受到大众的喜爱,这不单纯因为它的口味特殊,还因为它具有一般蔬菜无法比拟的神奇作用。苦瓜虽苦,却从不会把苦味传给“别人”,如用苦瓜烧鱼,鱼块绝不沾苦味,所以苦瓜又有“君子菜”的雅称。
1根外包肥:根外包肥可以长期供应苦瓜生长所需的营养。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包肥不能太靠近根基;要与根基部至少保持25厘米的距离,以免造成烧根;2包肥宜在操作行的边缘进行,不宜直接在种植畦中的株间包施,以免伤根,并且还有利于增强土壤的透气性。3包肥时要将花费和有机肥配合应用。因为花费速效性强,易流失,且距离根系较远,所以配合有机肥更有助于提
详见《保护地苦瓜丝瓜种植难题破解100法》9.保护地栽培苦瓜怎样进行植株调整?该书编著者以回答的形式,从育苗技术、栽培管理、优良品种与栽培要点、病虫害防治、生理障碍防治和种植新模式六个方面,介绍了寿光菜农在解决保护地苦瓜、丝瓜种植难点和重点问题中的新技术与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