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棉花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在棉花生产中为害极大、毁灭性强,一旦发生,苗期引起大量死苗,成株期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枯死,损失严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都是系统侵染的维管束病害,其防治方法基本相同,应以预防为主,进行统合防治。其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种子检疫。严禁从病区调入棉种、棉籽饼和棉籽壳。2、选用抗病品种。在棉花生产中,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

棉花的省工栽培措施

自1997年鹿邑县引进示范种植棉花杂交种标杂a1以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到2002年全县已发展到40多万亩,占全县植棉总面积的90%以上。广大农户由一人管理3亩棉花发展到一人管理8亩棉花,最多一人管理10亩棉花。现将其栽培管理措施概括总结如下:一、采取育苗移栽。每亩用种300克,春棉的播期为4月上旬,夏棉为5月初。每亩育成1.5米宽的苗床12米长,单粒

棉花受棉蚜危害有什么症状?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互利共生: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这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来取食。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棉蚜七星

棉花棉叶蝉怎么去防治?

1、农业防治。冬、春季结合积肥,清除田边、沟边杂草;选种叶片多毛、毛长的抗虫品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促进棉花健壮生长,提高抗害能力。2、化学防治。一般发生年份可结合防治棉铃虫、棉红铃虫等进行兼治。若发生数量达70头/百叶以上或棉叶已经受害时,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2%叶蝉散粉剂或5%甲奈威粉剂30kg/hm2,50%西维

如何防治棉花红铃虫?

(1)越冬防治①收晒棉花灭虫。堆花时上面覆盖物用麻袋,幼虫多爬至覆盖物下面,第二天晒花前扫杀。采用帘架晒花,晒场周围挖沟撒施农药。②棉仓内灭虫。收花前仓库内涂缝,墙上安置药带。成虫羽化期喷80%敌敌畏乳油800一900倍液,隔3—4天1次。也可安置3W黑光灯诱杀成虫。⑧4月份在仓库内释放黑青小蜂(金小蜂)每立方米30一50头。(2)农业防治拔节前摘除枯铃;

雨季棉花如何管理?

雨季棉花如何管理进入汛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时期。但是,此阶段天气变化大、灾害频发,如旱涝、冰雹等较常出现,常常给棉花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生产实践证明,要夺取棉花优质高产,进入汛期科学管理是关键。一、适期化控:进入汛期后,棉株极易发生疯长,引起蕾铃脱落,而及时用缩节胺或助壮素化控可稳定棉株生长,改

一、棉花缺硼症状棉花缺硼时叶片卷曲皱缩,顶端生长受阻,侧枝较多,呈簇生,蕾、花、铃发育均不正常,棉桃畸形,茎和叶柄的维管束受损,出现绿色环带,会导致蕾而不花,花而不铃。1.苗期:子叶变小,叶柄较长,叶片增厚,颜色变深,脆而易折,萎蔫下垂呈“个”字型(正常叶子上挺呈“Y”字型);顶芽发育停滞,腋芽萌发,形成多头、叶小的畸形苗。发病轻的棉株

20%精喹禾灵-盖草能棉花苗后除草剂,能有效防除稗草、牛筋草、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画眉草等。对阔叶作物安全。对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无效。精喹禾灵-棉农乐棉花苗后除草剂采用最新技术研制开发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棉花田苗后专用除草剂,不仅能够有效防除棉花田中的各种禾本科及阔叶杂草,而且对极难防治的莎草科杂草(如香附子)也能起到根除的效果,

棉红铃虫发生规律是什么?

黄河流域棉区每年发生2一3代,南方棉区每年发生4一7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棉花仓库(占80%)、棉籽里(占15%)和枯铃里(占5%)越冬。翌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化蛹并羽化,第一代成虫产卵盛期在7月下旬。第一代的卵产在棉株嫩头及幼枝上,2一》代的卵多产在粤片和铃壳之间。成虫趋光性强,昼伏夜出。红铃虫喜高温高湿,适宜各虫态发育的温度为25一32C,相对湿

据调查,今年棉花花铃期的主要病虫有三代棉铃虫、红蜘蛛、棉蚜虫等,发生特点是:发生期早,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一、预报依据1、三代棉铃虫:7月;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如今后天气继续高温干旱少雨,部分残留虫量高的田块将达大发生程度。2、防治适期:连续用药2次,第1次7月29-30日,第2次8月3-5日。3、防治药剂:主治棉铃虫:每亩用30%甲维·毒死

棉铃虫的习性和为害特点?

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黄蜂于棉株上部。幼虫5~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多数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已知有赤眼蜂、姬蜂、寄蝇等寄生性天敌

一、危害症状棉花受棉红蜘蛛为害后,最初叶片出现黄色斑块,以后逐渐呈紫红色,严重时棉叶枯死脱落。棉花苗期严重受害时,能使棉叶全部脱落,造成光杆,只能重播或改种其他作物。即使不致光杆,也将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棉株不能正常生长,植株矮小,造成棉花减产。棉花在中后期严重受害时,会造成落叶、落花、落蕾、落铃,影响棉花产量。二、防治方法1、农业

棉盲蝽危害症状有哪些?

棉盲蝽以成虫、若虫刺吸棉株汁液,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破头叶和枝叶丛生。棉株不同生育期被害后表现不同,子叶期被害,表现为枯顶;真叶期顶芽被刺伤则出现破头疯;幼叶被害则形成破叶疯;幼蕾被害则由黄变黑,2~3天后脱落;中型蕾被害则形成张口蕾,不久即脱落;幼铃被害伤口呈水渍状斑点,重则僵化脱落;顶心或旁心受害,形成扫帚棉。

用于棉花缩节的缩节胺主要成分:1,1-二甲基氮杂环己基氯化物;1,1-二甲基哌啶翁氯化物;N,N-二甲基哌啶氯化物;N,N-二甲基哌锭氯化物;调节啶;皮克斯;缩节安;助壮素,甲哌啶;甲哌鎓,壮棉素

棉花雹灾后如何管理?

棉花具有很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和再生能力,一般遭受雹灾后,只要加强管理,仍能获得较好收成,不要轻易翻种。(1)及时中耕松土。雹灾过后容易造成地面板结,地温下降,使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必须及早进行中耕、晾墒,以增温通气,控制死苗,促进早发;特别是盐碱地棉田,更应及时松土,防止返盐死苗。(2)追施速效氮肥。灾后及时追肥,可以改善棉株营养

棉花精细整枝包括?

棉花精细整枝包括棉花精细整枝包括以下5个步骤。1、去叶枝:棉株叶枝(亦称木枝或营养枝)一般2-4个。2、打顶:亦称摘心。长江流域在大暑到立秋之间。3、打边心:亦称打群尖或打旁心。4、摸赘芽。5、打老叶、去空枝。以上一套整枝技术,在肥水充足、密度大、长势较旺的棉田应用,效果明显。在肥力、密度和长势正常的棉田,可简化为去叶枝及打顶心两项。在旱薄

棉花伏蚜怎么治?

选择高效低毒、性价比较高的药剂,合理混用、交替使用是关键。可选用5%啶虫脒1000倍+48%乐斯本1000倍、或20%丁硫威1500倍+5%吡蚜酮1500倍、或20%吡虫啉1000倍+48%乐斯本1500倍等进行“1+1”混合用药。另外,选用农喜1号15~20毫升(每喷雾器用量,下同)、或“邯科140”5~10毫升“单打一”即可,实际应用的持效期可达10天右。

用什么方法除棉花田草?

利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近年来除草剂在棉田的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现有除草剂种类繁多,根据在作物上的施用时间不同可分为芽前除草剂、苗后除草剂及二者兼用的除草剂。芽前除草剂主要在棉花播种后施于表土,然后覆盖地膜以提高药效,主要的商品品种有乙草胺、拉索、丁草胺、都尔等;苗后除草剂主要是在棉花出苗后直接喷于杂草上

棉属中抗黄萎病最强的为海岛棉。

棉花马克隆值分为几级级,哪一级为标准级马克隆是英文Micronaire的音译,马克隆值是反映棉花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是棉纤维重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之一,与棉纤维的使用价值关系密切.马克隆值分为A、B、C三级,B级为标准级.A级取值范围为3.7—4.2,品质最好;B级取值范围为3.5—3.6和4.3-4.9;C级取值范围为3.4及以下和5.0及以上,品质最差.具体测量方法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