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8毫克时,施用硼肥有比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当土壤缺硼时,做基肥施用效果最好,多施比少施效果好,一般每亩可施用硼砂0.5-1千克。极度缺硼时,若采用根外追肥,喷4-5次比喷2-3次效果好。当土壤速效硼含量较高时,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较好,一般2-3次,若硼做基肥可施硼砂0.25-0.75千克。做基肥时不要与种子接触,也不能撒在种子的正下方
答:高品质棉是指棉纤维长度、强度和细度协调匹配(一般要求纤维长度≥31毫米、断裂比强度≥3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3.7~4.2),适合纺精疏纱、高支纱的棉花。高品质棉并不等同于优质棉。优质棉是多规格的,注重纤维品质综合性状能满足不同的纺织要求,并要求其他性状(丰产性、早熟性、适应性、抗病虫性)必须优良。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全面种植,棉田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明显减少,但农田生态和气候条件使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程度呈现较大变化,棉蚜、棉叶螨、枯黄萎病、棉盲蝽成为棉田主要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一、棉花苗期病虫害主要以立枯、猝倒病为主,在苗期低温、多雨、重茬、播种过早等因素是棉苗病多发的重要原因。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
棉花枯萎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来自带菌的棉籽、棉籽壳、棉籽饼、病残体和病田土壤。
棉花需要重施花铃肥。花铃肥应在棉田达到开花期至单株有1〜2个硬桃时施用,时间在6月底到7月上旬,在揭除地膜后,在每两行棉花间开一条沟或在窄行上“一心管四”挖窝深施,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钾肥8〜15千克,菜饼50千克,拌匀后撒入沟内或窝内,然后覆土。
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而且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重叠,如果生产上肥水管理不当或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棉株极易发生徒长或贪青晚熟,对实现棉花高产稳产十分不利,这一间题一般要通过化学调控来解决。目前,应用植物栽培的重要技术对棉花进行化控已成为棉花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而且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已由原来被动、少量次的对症施药,改变为主动,多
(1)土壤条件:棉花是深根作物,需要深厚的活土层;耐旱而忌渍涝;轻度耐碱。为了更好的满足棉花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一方面要加深耕层、改良土壤、搞好高产稳产农田基本建设;另一方面还要采取松土、施肥、排渍、灌水等耕作措施,随时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等状况,以改善棉花根系活动的环境。(2)需肥规律:棉花在不同生时期对氮、磷、钾的需要量也不同。所
防湿,防潮,防鼠,干燥通风凉爽处保存。
一、及时排水防涝和扶理棉株。冰雹常伴随较大的降雨过程,造成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易使棉苗烂根。雹灾过后,要及时开沟排除田间积水,对于因大风倒伏的棉田,要及时扶理棉株。二、及时中耕松土提温。雹灾后地温急剧下降,另外由于土壤湿度大,往往造成地面板结,不利于棉花根系生长,这是影响棉花恢复生长的主要原因,故灾后应及时中耕提温散湿,增强棉
该品种适宜在陕西省关中棉区及相同生态地区推广应用,适于春播地膜覆盖种植、育苗移栽或设施栽培的间作套种。
(1)选用抗、耐病品种。抗病品种有陕401,陕5245,川73—27,鲁抗1号,86—1号,晋棉7号,盐棉48号,陕3563,川414,湘棉10号,苏棉1号,冀棉7号,辽棉10号,鲁棉11号,中棉99号,临6661,冀无2031,鲁343,晋棉12号、21号等。耐品种有辽棉7号,晋棉16号,中棉18号,冀无252等。枯萎病、黄萎病混合发生的地区,提倡选用兼抗枯萎病、黄萎病或耐病品种,如陕1155
棉花拔秆前进行一次松土壅蔸,并覆盖草木灰或猪牛栏粪。油菜活棵后,每亩追尿素5~6千克提苗,拔秆后再看苗追施尿素3~4千克促平衡,雨前撒施。中耕、松土、除草应在拔秆后及时进行。做好抗旱防渍及病虫草害防治工作。1.确定前茬棉花适宜栽培模式前茬棉花开厢1.8米,厢沟占地0.4米,棉花后期不宜追施氮肥,但可增施磷钾肥,以防贪青晚熟,要求冬至前后拔秆离
为害症状棉花红蜘蛛的成、若螨均在棉叶背面吸取汁液,叶绿素变色,一般一片叶上有叶螨5头以下时,叶片出现“黄斑”,超过5头时出现“红砂”斑,个体较多时,“红斑”扩大,受害严重时叶片焦枯,最后脱落,幼苗被害严重时,造成死苗;蕾铃期受害,增加蕾铃脱落,铃重减轻,产量降低。
含杂率指棉花中含有的如沙土、枝叶、铃壳、软籽表皮等非危害性杂物的比例。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防止棉株旺长,减轻棉田郁闭,改善通风透光状况。及时排水: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较重的棉田,应加深排水沟,以便加快排水速度。排除棉田明涝暗渍,改善棉花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实现棉花多结桃、不早衰,减轻铃病为害。另外,对于棉田排水和预防棉花倒伏问题,在棉花开花之前培土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艺
一、农业防治:(1)播种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和农作物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3)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4)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
棉花是喜光作物,茎枝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19℃时,果枝发育受抑制。温度高,水肥不当时,茎枝徒长。一般现蕾后,温度在25℃左右时,主茎每长一节或出现一个果枝约需3天,果枝每长一节约需6天。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另外,还要有充足的光照和适宜养分。
棉花黄萎病防治方法?棉花黄萎病防治方法1、保护无病区。做好检疫工作,严防病区扩大。棉花黄萎病株以及其他600多种寄主植物病株残体,往往作为沤制有机肥料的材料,一般对病菌控制不利;未经充分腐熟和必要处理返施于棉田,等于人工向棉田接菌,发病株率可达84.8%。一经高温沤制,温度保持60℃,维持一周时间,病菌会相应的被杀死,施入棉田,无病株出现。2
棉花纤维品质中最重要的是纤维长度。
答:棉花施肥要掌握“足、轻、稳、重、补”的原则,即:施足基肥,早施轻施提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要获得棉花高产,必须因天、因地、因棉花长势科学施用肥料。主要方法如下:(1)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有机肥主要有腐熟的堆肥、厩肥、土杂肥、饼肥、塘泥及绿肥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