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棉花

棉花病虫害防治有啥新技术?

随着抗虫棉的全面种植,棉蚜、棉叶螨、枯黄萎病、棉盲蝽成为棉田主要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一、棉苗病棉花苗期病虫害主要以立枯、猝倒病为主,苗期低温、多雨、重茬、播种过早等因素是棉苗病多发的重要原因。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新高脂膜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新高脂膜800倍液或36%棉枯净可湿粉剂10-15克/亩,

棉红腐病也叫烂根病,北方棉区苗期发病重,南方棉区铃期发病重。苗期、铃期均可染病。

棉花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一、喜光。棉花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较高,充足的光照常是棉花高产的必要条件。二、喜温。植棉要求≥10℃活动积温至少3000℃以上,高产棉花3600℃以上。三、无限生长。只要具备生长条件,棉株可不停地长出新的枝条、叶片和花蕾等器官,因此棉花生长发育具有补偿功能,这也是当蕾铃脱落后可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弥补损失的理论基础。四、根深。棉花主根入土1.5

棉花育苗技术?

1、最佳育苗时间:选在3月下旬—4月5日前,选晴好天气5—7天,以村或社统一购种、浸种、催芽,及时育足、育完棉苗。2、棉花生理选种:搞好棉花生理选种是确保育苗质量的关键,要求在育苗前晒种2——3个太阳,再选晴天上午8—9点,用三开一冷的温水(55℃—60℃为宜)浸种半小时后,待水温降到30℃左右时,再加50%多菌灵粉剂(100斤种

棉花红叶茎枯病如何防治?

1、没有揭除地膜的棉田要尽快揭膜,如土壤板结的棉田要及时中耕,以利于根系下扎。2、对于未施钾肥或土壤潜在性缺钾的棉田,要结合施花铃肥补施钾肥,每亩追施优质钾肥10~15公斤,既可满足棉花对钾肥的需要,又可提高氮肥、磷肥的利用率。3、对长势较旺的棉田,应用缩节胺或"影响力"化控,以增强棉花抗逆能力。4、对已经发病的棉田,只要棉叶尚未枯萎、主茎生

棉花苗期主要有哪些病害?

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和根腐病等。

防治棉铃虫怎样选用农药?

提高棉铃虫防治效果,合理选药是关键。在菊酯类农药中,敌杀死、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功夫等防治棉铃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三代棉铃虫。但生产上棉蚜已对这类农药产生了高度抗性,防治棉蚜几乎无效。在棉蚜与棉铃虫混合发生时,一般不选用菊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中,辛硫磷防治棉铃虫效果较好,但辛硫磷见光易分解,药效期短,使用时应增加用药次数。久

棉花虫害主要有棉蚜、棉铃虫、棉叶螨,其他有小地老虎、棉盲蝽、小造桥虫、棉蓟马。另外几种在防治前几种虫害时,同时也将其防治了。棉铃虫可以用灯光和杨树枝诱蛾,化学防治,抗性棉铃虫地区种抗虫棉。其他棉花害虫化学防治。棉蚜、棉铃虫、棉蓟马。

棉花秋后管理技术?

一、抗旱防涝: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这一时期0~40厘米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5%以上,只有这样棉花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行。若低于这个指标就要浇小水或隔行浇水,在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秋雨过多对棉花造成的涝害,要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保养根系,减少烂铃。二、中耕松土雨后或浇水后的棉田,地面板结,通透性差,根系活力下降,可用畜力浅

棉花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棉花的繁殖方法是有性繁殖方法种子秧苗种植。

棉花轮纹斑病是由链格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主要发生真叶上,以棉花生长中后期最为常见,子叶可发生危害,子叶和真叶受害后形成圆形黄褐色病斑,病斑边缘紫红色,略隆起,有同心轮纹,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即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采用地膜棉和移栽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了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均有促进棉株生长发育,抑制苗期病虫害发生,增加棉株现蕾结铃和提高皮棉产量的效应,但以包衣处理效果较为明显。

一般生产50公斤皮棉,约需吸收纯氮6--9公斤,五氧化二磷2--3公斤,氧化钾6--8公斤。

棉花移栽技术。

棉花移栽技术有哪些。棉苗移栽常用的方法有打洞移栽和开沟移栽两种。

棉花如何搞穴盘育苗移栽?

如何搞穴盘育苗移栽?穴盘育苗移栽是指在穴盘内装入基质,供给营养液,适宜苗龄移栽的一种新型育苗移栽技术。穴盘规格:长×宽×高=60厘米×33厘米×5厘米,每盘100~126穴,成苗75~95株。育苗期在3月底至4月上旬,移栽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苗龄2~3片真叶。操作要点是:①基质装盘。将育苗基质(一般为蛭石、草炭等物资的混合物)装入穴盘,灌水待播。②播种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侵染的病害,土壤中的病菌,从棉花根系的根毛或伤口侵入,穿过表皮细胞,进入到维管束,在维管束内产生大量孢子,堵塞养分输送的通道,并产生毒素,造成棉株叶片变黄,萎蔫,甚至死亡。目前,棉花即将进入花铃期,也是黄萎病发病高峰期。该病适宜发病的温度是25~28℃,低于25℃和高于30℃均不利于发病,发病轻重与湿度有密切关系

棉花盲蝽象怎样防治?

棉花盲蝽象巧防治合理布局田间作物,减少越冬虫源;消除棉田周边杂草,减少早春虫源;及时打顶,去边心消灭其中潜伏的若虫和卵。盲蝽喜欢在枣树花上取食,因此应及早预防。棉盲蝽发生前施药防治,苗期选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内吸药剂涂茎,可以有效消灭棉花嫩叶主脉、叶柄中的卵,掌握虫情动态,按指标进行防治。据《农资淘宝指南》介绍当虫量增多时可用40%盲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在棉花生产中为害极大、毁灭性强,一旦发生,苗期引起大量死苗,成株期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枯死,损失严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都是系统侵染的维管束病害,其防治方法基本相同,应以预防为主,进行统合防治。其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种子检疫。严禁从病区调入棉种、棉籽饼和棉籽壳。2、选用抗病品种。在棉花生产中,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

棉花的省工栽培措施

自1997年鹿邑县引进示范种植棉花杂交种标杂a1以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到2002年全县已发展到40多万亩,占全县植棉总面积的90%以上。广大农户由一人管理3亩棉花发展到一人管理8亩棉花,最多一人管理10亩棉花。现将其栽培管理措施概括总结如下:一、采取育苗移栽。每亩用种300克,春棉的播期为4月上旬,夏棉为5月初。每亩育成1.5米宽的苗床12米长,单粒

棉花受棉蚜危害有什么症状?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互利共生: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这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来取食。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棉蚜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