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无土栽培培育苗在品种选择上,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选用适宜的品种。这样才可以种植出比较好的茄子出来。
一、耐低温锻炼。实践证明,经过低温锻炼后,茄果类菜苗可以显著提高适应力,可忍耐一般的霜冻,且定植后缓苗快,发棵早。但低温锻炼要逐步进行,不可一次性降温过猛,以免幼苗受冻。一般是在苗子定植前一周左右,把苗床温度降低。尽量做到番茄苗床白天15℃~18℃,夜间10℃~13℃;茄子辣椒苗床白天18℃~25℃,夜间13℃~15℃。 二、耐干旱锻炼。保持苗床表
1、茄子喜肥,忌连作。底肥要施足,每667㎡可施入腐熟堆厩肥6000~7000千克,磷肥4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翻耕后平地作畦。55厘米行距南北向开沟,按沟深6厘米,株距38~40厘米,先摆苗覆土后浇水,第二天再起垄。也有的是大小行,大行60厘米,小行50厘米,成垄后在小行距上覆盖薄膜,667㎡栽苗2600~2700株。晚上加小拱棚保温,白天维持25~30℃,夜间15~20
为防止茄子黄萎病的发生,移栽时可以穴施微生物菌剂20-30公斤;缓苗后发病前每亩用“金微多用途”800克,按300倍液稀释进行单株灌根,结合灌根还应进行叶面喷雾,于发病前用噻唑锌400倍液加6000倍液天然芸薹素“硕丰481”喷施叶片,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对目前已发生黄萎病的茄子,根部已开始腐烂的应及时拨出病株,对刚刚开始表现萎焉症状的茄子,可在
茄子的一般生长势强,尤其在气温适宜、水肥充足的情况下,植株更为繁茂,侧枝多叶多,叶片多而大,应该制造和积累的营养物质叶多;但若植株长得过大叶片过多,会影响通风透光,且老叶和病叶不仅制造养分能力弱,还能传染病害,引起落花、落果和烂果,果实色泽等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应去掉上部分枝和修掉部分健壮的叶片,并摘除老叶和病叶,以利通风透光,保
(1)选种剔除杂物以及颜色、形状有异的种子。破碎的种子以及发霉、畸形、变色、小粒bai的种子也应剔掉。(2)晒种晒种能够提高种温,降低含水量,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高发芽势。另外,对一些新种子进行晒种,还能够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一般晒种1~2天。(3)消毒主要是对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及虫卵等进行灭杀,避免或减少苗期病虫危害。茄子种子消毒目前主
(1)选择无灰霉病、菌核病及烟粉虱发生的田块作为设施大棚搭建地块。(2)大棚两侧开挖一定深度的排水沟渠,确保大棚区域灌溉及雨季排水通畅。(3)选择无烟粉虱虫卵的健壮茄子秧苗移栽进大棚,控制棚内茄子移栽密度。(4)两头棚门及两侧裙边加设防虫网。(5)进入茄子生长中后期,尤其盛花易感病期,加强大棚通风,降低棚室湿度。(6)加强棚内巡查,尽早
主要有劈接法和贴接法两种。嫁接方法首先搭塑料小拱棚,高60厘米,宽1米,长可根据面积而定;备好遮阴覆盖物,草帘等;嫁接工具用干净锋利刀片和嫁接荚,可用0.08毫米厚的塑料条,长5厘米,宽1-1.5厘米。嫁接时要选择晴天遮阴条件下进行。操作方法:1.劈接法:当砧木长有6-8片真叶,接穗5-7片真叶,茎秆半木质化,茎粗3-5毫米时,进行劈接,劈接砧木保留2片真
1.适时早播,稀播育壮苗麦茬茄子一般于4月下旬~5月下旬,选择地势高燥、排水好的地育苗,需搭阴棚,以防雨、防暴晒。品种选用抗病、耐热、生长势强的品种,进行催芽播种。床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消毒。播种应稀些,防止苗子徒长,不分苗直接间后定植。为促进幼苗健壮,苗期可喷2~3次0.3%的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混合液。2.施足基肥,高垄栽培小麦收后
番茄、马铃薯、辣椒、瓜类等蔬菜,
防治措施:①与非茄果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生物有机肥;采用高畦或起垅栽培,及时插杆架果,可减轻发病。②从无病果上采种。③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50
播种后30-40天,当幼苗有3-4片真叶时,选择晴天用10厘米长,10厘米宽的营养钵分苗,栽植的深度要把握好,以平根茎为度,分苗后迅速浇定根水。在缓苗期的4-6天,一般不需要通风,要加强覆盖,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保持在20度,地温保持在18-20。当进人生长旺盛期,要控制温度,白天温度以25度左右为宜,夜间15度左右为宜,白天的地温应保持在16度-17度,夜间
茄子种子外皮坚硬,种皮厚,有蜡质层,不易吸收水分,发芽困难,播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清水浸种用20~30℃的干净清水泡种子,首先将浮在水面上的瘪籽去除,搓洗去掉粘在种皮上的果肉、果皮及黏液等杂质,然后换清水浸泡8~10小时,直至种子充分吸水膨胀。浸种所使用的工具和清水不能有油污,否则在种皮和水面形成油膜,影响种子呼吸。浸种时以种子全部
及时摘心。茄子基本上是每一分杈坐一个果。因此,在定植后及时进行摘心,以促进其迅速分枝,增加结果部位,提高坐果率。促弱控旺。茄子植株生长弱,营养不足,会加剧落花落果;但生长过旺,又会引起营养相对不足而造成落花落果。因此需维持茄子的正常长势。对生长弱的植株,应通过增施肥水,使其增强长势;生长过旺的要适当控制肥水,促其恢复正常生长,同时
发病症状:果实发病,初期在果实表面产生近原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稍凹陷的病班,病班不断扩大,有时扩展半个果实。以后病部表面密生黑色小点,潮湿度大时溢出红色黏物质。病部皮下的果肉微褐色,干腐壮,严重时可导致整个果实腐烂。防治方法:种子消毒,用55℃温水侵种15分钟,与非茄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培育壮苗,适时定植,避免偏施氮肥,适时适量
【谢谢采纳】日光温室温度过低时,茄子常会出现疙瘩果。建议在管理时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棚室保温,尤其是保持夜间温度不低于15℃,以免造成根系活动能力变差。2、晴天时,拉开草苫子后1小时再给棚室放风,给棚室一个缓慢升温的过程,以免造成果实温度变化剧烈。3、注意叶面肥的应用。可喷洒全营养型叶面肥或甲壳素等增强植株抗逆能力的叶面肥
茄子绵疫病属于真菌病害。主要靠土壤和雨水传播。高温高湿、雨后暴晴、植株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时易发病。发育最适温度30℃,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菌丝体发育良好。在高温范围内,棚室内的湿度是认定病害发生与否不重要因素的。此外,重茬地、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密植、通风不良,或保护地撤天幕后遇下雨,或天幕滴水,造成地面积水、
茄子生理期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了解病害类型和症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温湿度管理、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及时采摘和清理病害部分。了解茄子生理性病害的类型和症状在预防和控制茄子生理性病害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病害以及它们对茄子的症状。例如,茄子黑斑病在果实表面形成黑斑,茄子烧伤则表现为叶片和茎部出现白色
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坚持栽培措施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是防治避免茄子黄萎病的有效方法[2]:1、选用抗病品种如长茹1号、黑又亮、长野郎、冈山早茄、吉茄1号、辽茄3号、长茹3号、鲁茄1号等。[3]2、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种植茄子,并深翻平整。发现过黄萎病的地块,要与非茄科作物轮作4年以上,其中以与葱蒜类轮作效果较好。[3]3、多施腐熟的
茄子属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结果期适宜温度为25~30℃。利用茄子再生能力强、恢复结果快的习性,在夏秋高温高湿及病虫害频发期实施山地茄子剪枝复壮技术,待进入夏末秋初时,茄子迅速恢复生长发育,有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又延长了生长栽培期,避开了山地茄子的上市高峰期,可实现产品在夏秋淡季的分批上市,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山地茄子平均每亩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