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
山药白锈病一般发生在7、8月份,起初在叶片背面会出现稍隆起的白色不规则形的疱斑,即孢子堆。它的表面略有光泽,一张叶片上疱斑多达几十个,成熟后,疱斑表皮破裂,会散出白色粉末状物。
防治方法: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隔年轮作。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喷药液50~60升,隔10~15天1次,防治1~2次。
麻山药根腐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化学防治要早。一是茎块要化学处理。可用50%多菌灵粉剂1000倍液或50%恶霉灵1000倍液,将块茎在药液中浸泡20分钟,外理时可结合杀线虫剂一同浸泡。二是植株喷药和灌根。雨季前及雨季对茎蔓基部喷药。用90%疫霜灵6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600—800倍液,也可用90%疫霜灵+细菌一号水剂(1支)600倍液喷雾,可预防疫病的发生。根腐病
山药自古以来即供药用,其性平、凉润、味甘而无毒,能健脾胃、补肺肾,主治泄泻久痢、消渴、虚劳、咳嗽、遗精及小便频仍等,民间用为滋养强壮药,另具祛痰功效,传统名方如六味丸、八味丸、参苓白朮散,以及坊间之四神汤中即有山药。
山药的品种:水山药、铁棍山药、小白嘴山药、牛腿山药、山药豆、参薯、褐色薯蓣、山薯、野山药、日本薯蓣。
①炭疽病山藥炭疽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心散布小黑点,后期部分病斑穿孔。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6~8月发病严重,植株常枯黄、落叶。防治方法:冬季收获时,清除病株残叶,平时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前可喷1:1:100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②褐斑病山藥褐斑病
山药生长后期,结合防病治虫的一些方法,可在山药根外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保叶防衰老增加产量。进入山药生长后期时,山药藤蔓旺长对山药的产量影响也会比较大。在藤蔓生长期间可喷施多效唑来达到较好的控旺作用。使山药增产10%~16%。山药喷施多效唑对山药藤蔓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节间缩短,藤蔓粗壮,叶片
一年生高大草本。茎直立,高1-3米,粗壮,被白色粗硬毛,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叶互生,心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有三基出脉,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短糙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径约10-30厘米,单生于茎端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被长硬毛或纤毛。花托平或稍凸、有半膜质托片。
每生产1000公斤山药,需纯氮4.32公斤,五氧化二磷1.07公斤,氧化钾5.38公斤。所需氮、磷、钾的比例为4∶1∶5,不同生长期的需肥量和种类有所不同。基肥:根据当地山药农户用肥规律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至5方,腐熟的鸡粪最好,豆饼100~150公斤,美可辛或磷酸二铵75~100公斤,农用硫酸钾100公斤,尿素25公斤,生物菌肥3至5袋(每袋40公斤)。追肥:苗期以氮
山药死藤原因:在山药种植过程中,如果遇气温下降,在加上降雨或者在高温高湿气候时,山药的抵抗力减弱,极易遭受病菌侵袭,这时如果生长环境不当或者管理不当,就会到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这时山药本就生长脆弱,如果管理不当,就极又可能会造成死滕现象。死滕后的山药缺乏叶片的光合作用,营养减少,地下块茎会停止生长,严重时会到根系死亡,危害极大。
山药田最好化除时间是在出苗前进行。栽前,结合整地每亩用40%氟乐灵乳油100—125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喷药后立即混土,隔7—10天方可栽山药。栽后苗前,每亩用48%地乐胺150毫升或除草通(即施田补,通用名二甲戊乐灵)130毫升加水喷雾,栽后应尽早使用除草剂,施药后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防除效果。出苗后用药,杂草2—3叶期,每亩用15%精稳杀得50—60毫升
①炭疽病②褐斑病③蛴螬
麻山药种植施肥要求均衡,尤其是底肥,是高产的基础,有机肥、化肥、微量元素都不能少。化肥比例要合适,底肥选用低氮高磷中钾的复合肥,每亩30?40公斤;微量元素主要补充硼、锌和钙,如果缺少会影响块根的下扎,每亩用汽巴硼锌肥150-300克,加瑞培钙200克;每亩用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1-2平方,将这三种肥料混合均匀后撒施于定植畦内。
请问山药有哪些形态特征?山药形态特征:藤本植物。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多,断面干时白色。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长3-9(-16)厘米,宽2-7(-1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在河南郑州8-9月发生,严重的病斑布满叶面,致叶片干枯。
山药施肥技术:1、选种期选择粗壮,皮孔稀,有光泽,无病,无虫害的山药做种块,每块重量不低于250克以上最好。保证生根前起发芽生长的营养,切块时要采取纵切法。然后用金宝贝生根剂500ml稀释500倍蘸根,防止腐烂,促进生根,提高抗性。2、底肥-下种期底肥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至5方:提高有机质,疏松土壤。施用未腐熟的粪肥,会烧根或块茎易分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
1、选种催芽。选择健康薯块为薯种,切块,每块约40g,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间隔半天用清水冲洗后,浸入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中10分钟消毒,取出晾干后催芽,可在室内将薯块铺成15厘米厚度后盖上湿稻草,或在室外畦面上铺上10厘米厚度后覆盖细土5~10厘米再盖上湿稻草催芽,长出芽眼时即可移植。种植时只留1个健壮的芽,其余扒去。2、备好浅生槽。根据怀
以轻松肥沃、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为宜。
种植麻山药想获得高产可以参考以下种植方法:一、选择适宜品种选用抗病力强的棒药、小白嘴等优良品种。二、选择地块选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松土施肥,在田间挖南北向深沟,沟宽30厘米,深120厘米,一般隔行开沟,便于操作。挖时将上下土层分开,堆放在沟的两侧,翻晾几天后,将土块打碎,沟底耧平踩实,再分别填入下层土,上层土填土时隔层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