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虫、防潮、防鼠害。
小麦胞囊线虫病为定居型内寄生性线虫病,整个为害阶段都在根输导组织处进行。初侵染源为病田土中孢囊内越冬的幼虫。幼虫由根尖侵入,而后活动到维管束中柱处,将头插入维管束,刺激头周围细胞成为巨形细胞。雌成虫后期,体躯急剧膨大,撑鼓根皮直至破裂,显露体躯于根表。以后颜色变深形成含大量卵粒的孢囊。孢囊可借流水、风力作远距离传播。一般与禾谷类作
小麦黏虫的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前选叶片完整、不霉烂的稻草8-10根扎成一小把,每亩30-50把,每隔5-7天更换一次(若草把经用药剂浸泡可减少换把次数),可显著减少田间虫口密度。幼虫发生期间放鸭啄食。②物理防治: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效果非常好。③药物防治:重发麦田,幼虫低龄期(2龄、3龄高峰期),选用25%天达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就进入光照阶段,开始幼穗发育,然后才能抽穗结实。根据小麦对每天日照长短的不同反应,可把小麦品种分为三种类型。反应迟钝型:在每天8~12小时的日照条件下,16天以上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反应中等型:在每天8小时日照条件下不能通过光照阶段,在12小时的日照下,24天左右可以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一般半冬性品种属于这一类型。反应敏
秸秆还田一般需增施哪种肥料秸秆还田一般需增施速效氮肥,一般亩增施尿素5~7公斤。
灌浆快、粒重高、水肥高效型品种,与上述技术相配合,全面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和库源关系。春浇两水产量8250~9000千克/公顷的超高产田产量结构为:穗数750万~780万穗/公顷,穗粒数28~32粒,千粒重44克以上。根据节水省肥高产栽培方法的要求,选择适宜品种,应选择容穗量大、穗粒数稳、灌浆早而快的品种。品种的形态特征是:株高中等、上二叶较小而保绿性好、穗型
注意用量,根据温度,湿度,土壤类型适当用量。1、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期,防止施药过量或浓度过高。2、谨慎混用除草剂。3、防止重复给药。4、最好使用防漂移喷头。5、施药器械要分类管理彻底清洗,防止药害发生。1、当药害发生时要马上灌水排毒,减少土壤中的残留量。?xml:namespace>2、加强田间管理。多施有机肥,有机质对除草剂有吸附作用,对一些除草剂还有
因苗施肥。冬季受冻麦田于返青期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促分蘖发生和小蘖成穗。春季受冻麦田应分类管理:受冻害轻的以促进温度提高为主,产生新根后再浇水;受冻害重的可以早浇水、施肥,防止幼穗脱水死亡;幼穗已受冻麦田,应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硝酸铵10~13千克或碳酸氢铵20~30千克,并结合浇水、中耕松土,促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土壤太虚、耕作质量不好
一、目前小麦生长的有利因素1.返青时间比去年晚一天,早于常年。有利于延长小麦春季生长时间,对小麦生长有利。2.苗情适宜,早春容易管理。全市小麦长势均衡,返青期一类麦占33.1%,二类麦占52.5%,一二类麦占85.6%。与上年相比,一二类麦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县小麦长势均衡。群体适宜,返青期平均亩茎数71万,虽然比去年减少3万,比前三年平均减少5万,但
小麦锈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是一种随气候传播的病菌(1)越夏、越冬地区和条件:①条锈病越夏条件是夏季最热阶段旬平均气温在20℃以下地区,如果存在感病的小麦,就能够顺利越夏;气温在22~23℃的地区,越夏就很困难;23℃以下地区,就不能够越夏。比较适合的越夏地区是甘肃、青海高原和四川、内蒙等地的一些高寒地区。因这些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并且有
由于阴雨造成小麦播期推迟,要注意适当增加播量,每亩15公斤左右为宜,最多不要超过每亩17.5公斤,否则播量过大,易造成过密而影响风光,易发生病虫害和造成倒伏,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荞麦除草剂有禾耐斯与速收,但是药效也是一般,还有针对荞麦芽除草的的药剂,有的人就是用了这类除草剂之后在种植其他植物时却发现其他植物也不能在此生长发育了,这就是使用除草剂不当造成的影响,使用荞麦除草剂之前首先要有正对性的选择除草剂,首先你要清楚荞麦的特性,比如荞麦是单叶子还是双叶子等等。如今荞麦比较常见的除草剂还有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小麦纹枯病在地力条件越好、小麦群体越大的条件下,发生越严重。小麦纹枯病普遍发生的原因是:一是近十几年小麦纹枯病偏重发生,田间菌源量充足;二是去年秋种阴雨天气多,田间湿度大,利于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冬、春季的干旱,不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随着麦田普遍浇水,田间湿度大,而小麦群体大,低温高湿的麦田小气候环境,
麦叶蜂防治指标是每平方米达到30头每平方米麦田有40头麦叶蜂幼虫时应及时防治。
节节麦是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秆高20-40厘米,丛生基部弯曲,与小麦的区别是根茎处为红褐色或紫红色,而小麦根茎为白色。
小麦常用的精量播种机有水平圆盘式、锥盘式、外槽轮式、窝眼轮式、内充种式和气力式,其中气力式又分为气吸、气吹、气压式。小麦精量播种机也向联合作业方向发展,出现了旋耕播种机、铺膜播种机;另一方面随着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为了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出现了免耕播种机等。
有机质含量高,腐殖质组成差异大,呈微酸性至酸性反应,粘粒含量高,以未彻底风化的硅酸盐粘土矿物为主,质地粘重。多呈棱块状结构,有棕色胶膜。
晒种可提高种皮透性,促进种子后熟,打破休眠;可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播后吸水萌动快,出苗整齐;可杀死或杀伤病原菌、虫卵或幼虫等。所以,小麦在播种前,应提倡晒种。小麦播前晒种能防霉防虫,促进后熟,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利于壮苗增产促进后熟、防虫、防霉、提高发芽率,有利于状苗,增加产量。防霉防虫,促进后熟,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利于
小麦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2℃,最适15~20℃,最高30~35℃。在最适温度范围内,小麦种子发育最快,发芽率也最高,而且长出来的麦苗也最健壮。温度过低,不仅出苗时间会大大推迟,并且种子容易感染病害,形成烂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