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营政策与管理 > 到底多大的规模才算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政策与管理

到底多大的规模才算家庭农场?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我租了别人的60亩地,但还没有去工商局注册,这算家庭农场吗?”“我进城赚了钱,回村租地建了10个大棚,常年雇12个农民,是家庭农场吗?”……在采访中,不少人这样问记者。

针对这些困惑,记者采访了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他说,家庭农场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家庭经营。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从事生产,即使有雇工也只发挥辅助作用。二是专业务农。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三是规模适度。由于家庭农场有较大的种养规模,能够使经营者获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比较体面的收入。

全国目前有家庭农场约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1.76亿亩,平均经营规模200.2亩。记者调研发现,以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为例,各地标准并不一致。安徽提出家庭农场连片规模应在200亩以上,江苏提出的是100亩至300亩,上海则提出以100亩至150亩为宜。

那么,到底多大的规模才算家庭农场?张红宇说,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很大,很难提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具体面积标准。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确定本地家庭农场的规模标准。从调查看,以家庭为单位,以粮食生产为例,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50亩至60亩,一年一熟地区100亩至120亩,各种资源配置效率最高。

专家认为,把握家庭经营的规模,可以从三个方面衡量:一是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二是能实现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三是能确保经营者获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的收入水平。

至少应在100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