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在分蘖期如何防治病虫? 水稻

水稻在分蘖期如何防治病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水层管理,施肥时机,封闭药剂应用,病虫害防治都非常关键,其中钻心虫、稻飞虱、福寿螺更是其中的防治重点。
钻心虫,又叫三化螟,二化螟。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稻区,钻心虫特别是沿海、沿江平原地区为害严重。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特点:初孵幼虫先钻入叶鞘处群集为害,造成枯鞘,2~3龄后钻入茎秆,3龄后开始转株为害。在田间主要造成枯心、枯孕穗、白穗、枯鞘、虫伤株等症状,严重影响水稻生产。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难点:难以把握防治时期,世代重叠、大小龄虫混杂。虫体隐蔽,药液难以接触虫体。害虫抗药性增强。农户分散经营、分散管理,漏治田、桥梁田成为虫源地。亩用药量、用水量不足。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技巧:正确选择农药,注意药剂的合理复配。对准水稻基部喷药。药后田间保持3~5厘米的水层。用水量要足:亩(667平方米)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早晚施药: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用药。注意天气预报,用药8小时内遇雨需要重新施药。注意掌握在害虫钻心前用药。

新一代六夫丁防治水稻虫害
生产上危害水稻的稻飞虱主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尤以随高空气流远距离迁飞危害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在水稻产区发生量较大,对水稻产量威胁大。由于稻飞虱的发生危害具有迁飞性、隐蔽性、暴发性、绝产性等特点,害虫一旦暴发后,常造成水稻“冒穿”、“穿顶”、“通火”等现象,直接导致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在加强稻飞虱预测预报的同时,针对各地不同的抗性水平,要交替轮换地选用药剂,优先选用对天敌低毒的杀虫剂,做到适期用药。药剂选择时,避免使用已产生抗药性的单剂品种,如对褐飞虱要避免使用吡虫啉、噻嗪酮等品种。
卷卷透防治水稻虫害
为了解决水稻种植户钻心虫、稻飞虱、福寿螺的问题,六夫丁人做了实验,使用卷卷透、新一代六夫丁,观察实验效果。实验结果:农户打完第一桶药发现稻飞虱死亡落水,田间未见钻心虫,对效果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