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肉鸡腹水综合症怎样防治? 兽医兽药

肉鸡腹水综合症怎样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选育优良品种

肉鸡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是导致腹水症发生的内在原因。鸡,特别是肉鸡的肺占体重的百分比很小,且肺被固定在胸腔中,随呼吸伸缩的范围有限。所以选育对缺氧和腹水症都有耐受力的家禽品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多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改善饲养环境

缺氧是造成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因此设计和改造鸡舍,要解决好防寒保暖与通风换气的关系,以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鸡舍建筑时要有天窗,安装换气扇,定时强制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改善供暖条件,不要在鸡舍内放置煤炉,防止污染空气,育雏期可采用火炉供暖,炉门要在鸡舍外,较好的方法是采用恒温控制的风扇和由定时控制的负压通风系统来解决通风与温度降低的矛盾,从而有效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率。同时,采取高床平养,定期清理粪便及进行环境消毒,减少有害气体含量。

改进饲养管理

早期适度限饲肉用仔鸡早期生长速度快,对腹水症敏感性高,采用早期限饲防治效果明显。李增光等进行的肉鸡早期限饲试验,即从13日龄起对肉仔鸡每天减少饲料量10%,维持2周,然后恢复正常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限饲对降低腹水症的发生率确有显著效果,限饲组的发病率相当于对照组总发病率的24.5%。Arce在海拔1 828 m的地区对7~28日龄肉鸡采用隔日限饲法,腹水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且对生长无不良影响。Albers对15日龄至屠宰前的肉仔鸡每天定时供料进行长期限饲,结果死亡率降低36%,饲料利用率改善37.3%。

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喂方式用低营养水平日粮饲喂的肉仔鸡腹水症远远低于采食高营养水平日粮仔鸡。建议在3周龄前饲喂低能日粮,之后转为高能日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3周龄,粗蛋白20.5%~21.5%//www.nczfj.com 农村致富经网//,代谢能量11.91~12.33 MJ/kg;4~6周龄,粗蛋白18.5%~19.5%,代谢能量12.54~12.75 MJ/kg;7周龄至出栏,粗蛋白13%,代谢能量12.75~12.96 MJ/kg。

由于饲喂颗粒料会大大增加肉鸡腹水症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不影响其他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延长粉料饲喂的时间,限制肉仔鸡的快速生长,一般以2~3周龄给予粉料,4周龄至出栏给予颗粒料为宜。

合理控制光照

研究表明,合理控制光照,采用间歇光照法是促进肉仔鸡生长发育、降低腹水症的有效方法。其原因如下:一是在间歇光照条件下,鸡黑暗期间产热和氧气需要量均显著降低。二是在间歇光照和连续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有差异。在生长的第三周已经具有发生腹水症的趋势,而短暂的生长抑制不但对肺和心与肌肉的比例无副作用,而且具有有益作用,使腹水症的发生率大为降低,而到第六周龄时会由于代偿生长和连续光照的鸡达到相同体重。控制的方法是:肉仔鸡2周龄开始晚间采用间歇光照法,即2~3周龄光照1 h,黑暗3 h;4~5周龄光照1 h,黑暗2 h;6周龄至出栏光照2 h,黑暗1 h。

适当添加或控制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的用量

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以降低高浓度NaCl诱导的腹水症引起的肉鸡死亡率,日粮中维生素C添加量应在450~500 mg/kg。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应为24 mg/kg。

微量元素硒可减少高海拔地区腹水症的发病率,有机硒源优于无机硒源,饲料中硒的添加量应为0.15 mg/kg(超过0.3 mg/kg时会引起机体中毒)。

矿物质:饲料中钙的含量应在0.9%~1.1%,磷的含量应在0.7%~0.8%,食盐含量控制在0.5%以内,钠的含量不超过0.25%,可用NaHCO3代替NaCl作为钠源。

氨基酸:据报道,添加β-丙氨酸可使腹水症的致病率增高,且与含量成正比,而添加胆碱可使致死率降低。添加L-精氨酸可减少腹水症死亡率,所以日粮中可适当减少β-丙氨酸,补充L-精氨酸。

治疗措施

无菌操作用针管抽取腹腔积液,然后注入0.05%的青霉素普鲁卡因0.2~0.3 mL,1%速尿注射液0.3 mL,严重病例同时肌注10%安钠加0.1 mL。全群饮水中加入0.05%维生素C,或在饲料中添加氯化钙、利尿剂、健脾利水的中草药等。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饲料中同时拌入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

用25%葡萄糖4~5 mL/只,双氢克尿塞4~5 mL/只,口服,每日2次,同时饮水中加抗生素,连用3 d,可减轻鸡群病情。但实践证明,治疗该病的价值和意义不大,一旦发病,应及时淘汰处理。

一、改善饲养条件

1.严格按标准设计建造鸡舍:鸡舍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保持舍内宽敞、清洁,尽量给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

2.控制对氧的需求:降低代谢率和减少应激对控制氧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代谢率的增加势必会导致组织缺氧的增加,应激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对氧的需求,因此日常管理中应减少各种应激。

3.合理的控制光照时间:在保证肉鸡正常发育的同时为减少腹水症的发生,可适当地通过减少光照来减少采食。

4.防止饲料中毒:一些毒素(如黄曲霉菌毒素)可引起肝脏纤维化,导致血中液体滤出积聚于腹腔。同时毒素可直接对心脏造成损害,使右心的正常机能大大降低,在实际生产中通常用制霉菌素或水合硅铝钙钠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5.严格防疫:降低呼吸道病的发生。

6.保持鸡群的密度,加强鸡舍的通风:鸡的呼吸系统和气体交换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很容易被侵害,因此要尽量降低一些有害气体(NH、C02、CO)的浓度,提高舍内有效氧的含量。

二、调整饲料配方和改变饲喂方式

1.合理搭配饲料,减少粗蛋白含量,防止高脂饲料过多,维持电解质平衡,限制饮水量。

2.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每千克加0.5g)和微量元素硒(每千克加0.5mg亚硒酸钠)。实验表明:在同样海拔下饲养的肉鸡,补硒鸡群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均比照未补硒鸡群的高,因此,适量补硒和维生素C可以较好的控制肉鸡腹水症的发生。

3.抑制肠道中氨的水平。抑制肠道中氨的水平可减少腹水症的发生和死亡。在饲料中添加125mg/kg的尿酶抑制剂,死亡率平均降低39.3%且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略有改善。

4.添加碳酸氢钠。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可降低肉仔鸡腹水症的发病率。

5.实行早期限饲。据报道从10日龄起对肉仔鸡每天减少正常饲喂量的10%,到20日龄恢复正常饲养,结果腹水症的发生率下降,而其生长性能却并不受影响。采用低能开食料可减少肉鸡腹水症的发生。0~2周喂以能量水平为11.79MJ/kg的低能日粮,在3周龄转能量水平为13.29MJ/kg的高能日粮,腹水症的发病减少。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肉仔鸡早期生长速度快,腹水症的敏感性高,采用早期限饲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