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白菜 白菜

大白菜生殖生长期有三个抽薹期:经过休眠的种株,次年初春再开始生长,花薹开始伸长而进入抽薹期。抽薹期前期,花薹伸长缓慢,产生叶绿素使花薹和花蕾变为绿色,农民称这一现象为“返青”。返青后花薹伸长迅速,同时花薹上生长茎生叶,由叶腋中发生花枝,花茎和花枝顶端的花蕾也同时长大。当主花茎上的花蕾长大,即将开花时,抽薹期结束。大白菜的抽薹期约需2

一是要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从生产上来说,早春大白菜种植模式多样,有大棚种植、中小拱棚种植、地膜覆盖种植和露地栽培等多种方式,上市期不同导致其价格差异比较大。在具体选择哪种栽培模式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水利灌溉、市场销路、区位交通等综合因素,确保生产实现优质高效,增产增收,做好针对性的生产。二是要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加强秋季大白菜肥水管理 ?

1、追肥。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不要及时追肥。追肥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和苗情决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叶期施提苗肥,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撒施于幼苗两侧,并立即浇水;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后,每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发棵肥,于垄两侧开沟施入;第三次在莲座期大追肥,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过磷

大白菜病害防治?

近年来受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大白菜病害发生呈加重发生态势,五大病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1、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在叶面初生黄色斑块,扩大后转变为淡褐色。田间湿度大时在叶背面出现白色霉状物,最后叶片枯黄。气温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温度高,多露、多雾时易发生。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田间排水不良发生重。发

大白菜未熟抽薹:1)播种期过早,由于经常出现暖春气候,使农户产生麻痹思想,春大白菜播种期越来越早。春大白菜播期要求严格,早播,温度低不但容易通过春化,出现未熟抽薹,而且幼苗有遭受冻害的危险。春大白菜栽培适当晚播,有良好的防止未熟抽薹的作用,但是播种过晚,后期温度高,不能形成紧实的叶球,而且雨季来临,易发生软腐病,严重影响产量。所以春大

大白菜种植田间管理意见 ?

1、定苗。移栽之后,要适当补苗,保证每亩株数在1200株以上。2、追肥。大白菜对氮肥和钾肥需求较大,定植成活后,就可开始追肥。有条件的可适当追施腐熟人粪尿。开始包心后,重施追肥并增施钾肥。每亩可施硫酸钾10——15公斤。植株封行后,一般不再追肥。如果基肥不足,可在行间酌情施尿素。3、中耕培土。为了便于追肥,前期要松土,除草2——3次。特别是久雨

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期,适时施用农药。白菜定植后,可用72%的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20%的井岗霉素水溶剂,每袋25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药预防。也可选用45%代森铵9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药剂要交替使用,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要周到,除全田喷药外,还应重点喷到近地面的叶柄和茎基部、根基部,每棵约喷药100克,使药

如何有效防治小白菜潜叶蝇?

加强管理,应适时中耕保墒、浇水追肥(亩施入复合肥15-20公斤,莲座期大可亩施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养肥利用率;在小白菜莲座期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药剂防治。潜叶蝇4~5月、10~11月是为害高峰期,

大白菜的黑斑病如何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间苗定苗,去弱留强,去小留大,最后选1株健壮苗定苗。按大白菜生长需要,配方施肥,多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苗期小水勤灌,莲座期适当控水,包心期水肥供应充足。大白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园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田间病源。2.药剂防治。当出现中心病株时,立即用药防治,7-10天1次,共2-3次,即可

大白菜全生育期每667平方米施肥量为农家肥2000—25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料300—350千克),氮肥13—16千克,磷肥5—8千克,钾肥10—12千克,有机肥料做基肥,氮、钾肥分基肥和二次追肥,磷肥全部作基肥,化肥和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料)混合施用。1、基肥:每667平方米施用农家肥2000—25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料300—350千克,尿素4—5千克,磷酸二铵11—17千克,硫酸钾6—7千

1、合理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及少量的尿素,以改善土壤结构,促使植株健壮生长。2、加强田间管理。苗期及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适期晚播的不再蹲苗,应肥水猛攻,一促到底,田间始终保持湿润状态,防止干旱,及时防治病虫害。莲座初期及包心前期分别喷洒蔬菜壮茎灵可使白菜苗长势茂盛,杆

请问什么土壤种植大白菜好?

大白菜属浅根系蔬菜,以肥沃而物理性状良好的壤土、沙壤土或轻黏土较好。大白菜对土壤的酸碱度也有一定要求,在微酸性到弱碱性(pH6.5~8)都能正常生长。若pH超过8,含盐量为0.2%~0.3%,地下水位又较低,如不注意水肥管理,容易出现“干烧心”现象。

细菌性角斑病对大白菜造成危害:主要为害菜株外层叶片,产生大小不等的不规则角状斑,叶面病班呈灰褐色油渍状,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溢出污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膜状干枯,易开裂或穿孔。重时病斑连片,病部破碎,残留叶脉。

大白菜追肥应掌握哪些原则?

大白菜的追肥应掌握的原则是:苗期轻施,莲座期和结球期重施。肥源多的可追3-4次,但至少要追2次。追肥应根据地力和底肥情况而定,在地力不足和底肥少的情况下应重点抓“莲座肥”和包心前的“关键肥”。莲座期生长的莲座叶是将来在结球期大量制造光合产物的器官,充分施肥、浇水是保证莲座叶强壮生长的关键,但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莲座叶徒长而导致延迟结球。结

农作物间作的模式自从出道就一直经久不衰,大有盛行之势。见过2种作物间作,现在又出现了3种作物间作,可以说大大提高了对土壤的利用率,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3种作物间作——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可供大家参考。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近年来海安县李堡镇筛选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害症状白菜多在包心期开始发病,病株由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初为水浸状半透明,后扩大为淡灰褐色湿腐,病组织黏滑,失水后表面下陷,常溢出污白色菌脓,并有恶臭,有时引起髓部腐烂。发病初期,病株外叶在烈日下下垂萎蔫,而早晚可以复原,后渐不能恢复原状,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也有的从外叶叶缘或叶球上开始腐烂,病叶干燥后成薄纸状。病株易

土壤消毒即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减少土壤病原菌的技术措施。方法有:深翻30厘米,并晒垡,可加速病株残体分解和腐烂,还可把病原菌深埋入土中,使之降低侵染力;夏季闭棚提高棚内温度,使地表温度达50〜60°C,处理10〜15天,可消灭土表部分病原菌;定植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撒多菌灵的干粉,每亩2千克。

大白菜的加工方法都有哪些?

大白菜加工方法主要有盐渍、制作京冬菜、泡菜和制浓缩汁饮品等。

大白菜霜霉病及其防治

霜霉病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该病除危害大白菜外,也可危害萝卜、甘蓝、花椰菜、油菜等,防治不及时,就会给菜农带来一定的损失。大白菜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以叶片发病为主。茎、花及种荚也能受害。白菜整个生育期都可感病,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发病叶片正面形成淡绿色斑点,扩大后变黄,潮湿时叶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遇高温病部则形成近圆形枯斑。成

答:可能是患上了细菌性叶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