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蚕豆 蚕豆

蚕豆有哪些病害?如何防治?

主要病害(1)赤斑病:赤斑病是蚕豆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发病后轻则减产三成左右,重则叶枯杆死,颗粒无收。此病由真菌引起,在15—20℃和高湿条件下,病害发生蔓延很快,病斑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危害。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赤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赤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内有裂缝,发病严重时植株变成黑色、枯腐,并生灰色霉,剥开茎杆能见到

蚕豆有哪些病害?

1、蚕豆立枯病2、蚕豆赤斑病3、蚕豆锈病4、蚕豆枯萎病

早春蚕豆芽如何培育效果好?

一、生产前准备:在不受阳光直射的温暖地方均可生产。废弃的食品器皿、塑料袋等容器都可使用。覆盖材料用洁净的毛巾、纱布等。二、消毒:将容器和器具放入水中浸烫15-30分钟,取出后晾晒干。也可用餐具消毒剂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三、选种:选用皮厚、千粒重在700克以上的优良品种,选用的种子成熟度高,种子饱满,无病虫害,发芽率高,纯度高,

生产上未经种子消毒或偏施氮肥,或播种过早及在阴湿地种植发病重。(1)选用无病豆荚,单独脱粒留种,播种前用56℃温水浸种5分钟,进行种子消毒。(2)适时播种,不宜过早,提倡高畦栽培,合理施肥,适当密植,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3)发病初期喷洒30%绿叶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

长江下游地区蚕豆的轮、间、套种主要方式有:蚕豆—中稻—大麦间绿肥—棉花,蚕豆—移栽棉花—蚕豆间作绿肥—春玉米间作夏大豆或甘薯或水稻,蚕豆间绿肥—棉花—蚕豆或大麦—移栽棉花;在北方和西北一年一季的地区,轮作方式有:小麦—蚕豆—青稞—小麦,小麦—玉米—小麦—蚕豆。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轮作方式有:蚕豆—玉米(套甘薯)—小麦—花生,小麦—棉

开花结实期要求16-22℃,如遇-4℃下低温,其地上部即会遭受冻害。

1蚜虫,2蚕豆象,3美洲斑潜蝇

怎样综合防治蚕豆赤斑病?

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提倡高畦深沟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密植,注意通风透光。2、种子及土壤消毒处理,播种前种子用1%石灰水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24小时;土壤处理用50%敌磺钠湿粉(敌克松)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喷施土壤。3、加强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忌偏施氮肥,增施草木灰或其他磷钾腮,增强抗病

①实行轮作,蚕豆根腐、茎基腐病病菌寄主范围窄,实行蚕豆、小麦、油菜等3年以上轮作,效果好。但不宜与豆科牧草轮作。②加强田间规划和管理,选择排水好的田块,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宜用病株沤肥;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在蚕豆生育过程中不要缺肥、缺水,加强排灌,防止土壤过干过湿。③种子处理,播前用56°C温水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

蚕豆种植技术要点?

一、种子处理播种前精选种子,晒种1天~2天,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药种比1:1000进行拌种,闷种24小时后播种,以防蚕豆锈病和根腐病,播种时每亩用0.5公斤,生物钾拌种二、科学施肥:1、底肥或盖粪: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旱地作底肥,水田作盖粪。2、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亩施46%尿素3.5公斤,16%普钙22.5公斤。水田在出苗后至盖粪前田间尚潮湿时三

在长江流域病害发展速度主要决定于4、5月份的湿度和雨日,如4-5月间常阴阳多湿,病害就发展迅速。蚕豆开花后,抗病力减弱,容易发病。播种过早,冬前发病重,密度高,生长柔嫩的蚕豆田、排水不良的低湿田、缺钾田,发病均重。连作田中,单作田块比豆麦间作田病重。

蚕豆生产的打顶技术要点:1、在品种植株高大、生长过旺、行间郁蔽或后期雨水偏多可能倒伏、贪青晚熟时,适时摘顶。2、春蚕豆打顶时间一般以主茎的12层花序出现时最好,打顶天气要晴朗,摘蕾不摘花,摘卷不摘展,摘实不摘空,即摘除顶部2cm即可。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

蚕豆病也叫“蚕豆黄”,古代称蚕豆为胡豆,故明代医书中载此病为“胡豆黄”。此病虽不多见,但却浪迹全球。起初,人们以为是吃生鲜蚕豆过敏引起,后来,才了解到进食陈干蚕豆也能使人发病。有些母亲因吃大量蚕豆后通过乳汁使新生儿也罹患该病。蚕豆病本质上并不是一种全身“过敏反应性”疾病,而是一种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溶血性反应性疾病。“蚕豆

蚕豆为什么吃多了作气?

因为豆类食品吃后在胃里被胃酸消化后就容易产生气体,所以,就容易引起排气过多啊。

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P、K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蚕豆叶斑病的农业防治措施有:1.选用抗病力强的高产优质蚕豆品种;2.进行轮换种植,尽量同一田块不种重复;3.田间规范种植,适宜密度,保证植株间通风;4.合理施肥,播种时多用草木灰。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生产中易发生的重要病害,病菌以混在病残体中的菌核于土表越冬或越夏,主要侵害叶、茎、花部,叶片染病初生赤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斑,中央赤褐色略凹陷,周缘浓褐色稍隆起,病健部交界明显,病斑布于叶两面;茎或叶柄染病开始也现赤色小点,后扩展为边缘深赤褐色条斑,表皮破裂后形成裂痕;花染病遍生棕褐色小点,扩展后花冠变

蚕豆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以南为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生于北纬63°温暖湿地。

蚕豆有怎样的生物学特性?

蚕豆越年或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大,半箭头状,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无毛,叶轴顶端具退化卷须;小叶2-6枚,叶片椭圆形或广椭圆形至长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形或钝,具细尖,基部楔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或单生,总花梗极短;萼钟状,膜质,长约1.3cm,5裂,裂片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

蚕豆叶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蚕豆叶的功能主治止血;解毒。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臁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