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蒜苗叶两面生有褪绿小白点,扩展后成为沿脉扩展的长形或梭形斑,一般从叶尖向下扩展,致多数叶片一半枯黄,病情逐渐延伸到假茎基部,湿度大时,密生较厚的灰色绒霉层,致叶片变褐或呈水浸状腐烂。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防止病菌蔓延。保护地栽培时适时通风降温,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培育壮苗,
叶面施肥可使营养物质从叶部进入植株体内,直接参与植株的新陈代谢过程和有机物的合成过程,其效果比土壤施肥反应更迅速,是一项经济合理的施肥技术。大蒜施用地果壮蒂灵+叶面肥,提高地下果吸收营养能力和膨大活力,促进发育速度。喷施时期可在大蒜生长期(3月)、蒜薹分化期、鳞茎生长期、蒜薹采收后2-3天各喷1次。喷施时,叶子正反面都要喷上,最好在下午4
所谓蒜薹生长期,就是3月下旬至4月初进入薹、瓣分化期,至5月20日左右提薹以前这一段时间,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并进阶段,也是薹与瓣的一段共生阶段,在此阶段内,随气温升高,大蒜生长进入旺盛时期,花芽开始分化,并抽薹生长;鳞芽(蒜头)开始分化并生长。到了提薹期,蒜头产量形成近一半;植株地上部的生长量达到最大值,叶片已全部长出,根系的生长也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的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天左右1次,连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一、主要症状。大蒜叶枯病系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从大蒜叶间开始逐渐向叶茎发展,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病斑初为苍白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灰褐色,呈椭圆形不规则状,病害严重时可造成蒜株全叶枯萎死亡。发生叶枯病的大蒜病害部位常伴有黑色霉状物,病斑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二、农业防治。⑴加强田间管理。要选择地势平坦、排水
秋大蒜的苗期管理:出苗后应及时中耕。苗出齐后可浇1次出苗水,并中耕除草。冬前可根据情况结合浇水追施1次复合肥,每公顷150千克。浇水后,当苗长出第2片叶子时,中耕一次进行蹲苗,促进幼苗根系的正常生长。南方地区如果土壤潮湿,含水量太大时,应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潮湿烂母。在土壤封冻前,适时浇足越冬水。越冬水灌后,为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在黄河以北
1.选地、整地与施肥大蒜种植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pH值为7~8、排水良好的地块。秋播蒜的前茬,以水稻、玉米、豆类、瓜类、高粱、马铃薯、棉花的茬口为主;大蒜忌连作,也不宜与洋葱、韭菜等重茬连作。要求深耕细耙,整平畦面,排水良好。秋播蒜的地块每亩施腐熟人粪肥或厩肥5000kg左右、饼肥100~150kg、尿素10~15kg、磷肥15~30kg、钾肥30kg
大蒜在营养生长期茎短缩呈盘状,称为茎盘。茎盘的边缘和下部生根,上面为叶和芽的原始体。茎的节间极短,生长点被叶鞘覆盖,并不断分化出新叶。大蒜在低温下通拣过春化后,在长日条件下可从茎中心的生长点抽生花墓(蒜墓)。同时,内层叶鞘的基部开始形成侧芽,逐渐发育为鱗芽。随着植株的生长和叶数的增多,茎盘逐渐加粗.但生长量较小。蒜头长成后,茎盘组织
鳞芽俗称蒜瓣,由两层鳞片和一个幼芽所构成。外层为保护鳞片(保护叶),内层为贮藏鳞片(贮藏叶),为鳞芽的主要部分,其内包藏一个幼芽。保护鳞片在鳞茎膨大期,由于养分转移,逐渐干缩成膜状,包裹贮藏鳞片,防止水分蒸发。?xml:namespace>大蒜的鳞茎是由蒜瓣组成的,大瓣种每一鳞茎包括4~8瓣,小瓣种则有10~20余瓣。从发育形态上看,蒜瓣本身是一个侧芽,
大蒜锈病由真菌担子菌亚门葱柄锈菌侵染引起的,病菌多以夏孢子在留种葱、越冬青葱及大蒜的发病组织上越冬。翌年入夏形成多次再侵染,此时正值蒜头形成或膨大期,危害严重。蒜收获后侵染葱或其它植物,气温高时则以菌丝在发病组织内越夏。病菌喜较低温度、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温度10-23℃,相对湿度90%以上。
冬季已经到来,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大蒜冬季管理需要积极展开,以保证来年大蒜生长的品质和产量,大蒜冬季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五点:1、冬初管理:大蒜出苗期要确保苗齐,有些未破膜的蒜苗要及时剜出,以免长时间在膜内造成死苗。冬季初期经常有风大天气,确保地膜不被风刮开,被刮开的要及时覆盖,地膜两边用土压结实,地膜上均匀用玉米秆等压住,防止再次
秋播大蒜生育期长,一般为240-260天春播大蒜生育期短,90~100天,而秋播大蒜生育期长达220~240天。
①农业措施选用抗锈病品种,如紫皮蒜、小石口大蒜、舒城蒜较耐病,应因地制宜选用。避免葱蒜混种,注意清洁田园以减少初侵染源。适时晚播,合理施肥,减少灌水次数,杜绝大水漫灌。遇有降雨多的年份,早春要及时检查发病中心,喷药预防。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
1.发生原因主要由环境不适或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的。储藏期间已经解除休眠的蒜瓣,或者播种后的幼苗期需要30~40天0~10℃低温才能分化成花芽,如果遇到高温和长日照条件,花芽和鳞芽感受的低温不足不能正常分化,就会产生不抽薹或者不完全抽薹的植株。另外,从海拔高的地方引种也会出现不抽薹现象。2.防治技术气温较高的年份,可适当提前播种,或者采取不覆盖地
只危害叶片。病叶初期呈针尖状的黄白小点,渐渐发展成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成平行于叶脉的椭圆形或梭形凹陷病斑,中央枯黄色,边缘红褐色,外围黄色。大流行时,病斑向叶片两端迅速扩展或数个病斑愈合连片,使叶片萎蔫枯黄,蒜株枯死。单个病斑扩展至叶缘时,叶片即从病部折断。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墨绿色霉状物,重病田块呈现出一片墨绿色枯死。
在大蒜生长发育过程中,每15~20天根部淋施一次250~300倍植物高效平衡营养液灌根生物菌肥水溶液,或150~200倍益彩复合生物菌肥水溶液,每次每平方米蒜地淋8~10公斤,连续淋施3~5次,均匀淋施在大蒜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即可。同时,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1000倍益微生物菌肥水溶液,或1000倍保得生物菌肥水溶液,连续喷洒5~6次,均匀喷湿所有的茎叶,以开始有水
【谢谢采纳】大蒜头和大蒜是一种植物上两个不同的部位。大蒜头是大蒜的茎,大蒜包括叶
大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交替种植。
剪蒜头时,剪口浸一下农药灭病威2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大蒜叶片发黄用药的方法,对于白腐病,一可喷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二可喷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对于叶枯病,一可喷65%代森锌500倍液,二可喷百菌清500—800倍液,三可喷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四可喷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五可喷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加强肥水管理。大蒜播种出苗之后,如果遇到长时间的高温干旱,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