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有健胃和杀菌作用。每千克鲜蒜中含粗蛋白78.5克,粗脂肪3.1克,糖230克,磷440毫克,维生素B12.4毫克,大蒜素3.8克。此外,还含有钙、镁、铁、锗等多种矿物质。特别是独特的大蒜素为天然的抗菌物质,可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的生长繁殖。大蒜应用广泛,在多种畜禽和水产养殖业中都可使用。农村养兔日常添加大蒜对于预
大蒜:大蒜是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减少血中胆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若收鲜蒜头供腌渍用,可在采薹后15天左右收获;若收干蒜头,则在收薹后20~25天,假茎松软时收获。大蒜机收大蒜支架晾晒一般在收获前一天喷水,使土壤湿润松软,然后用手提拉假茎,拔起蒜头。收获时应轻拔轻放、不磕不碰,以免蒜头受伤。将收获的大蒜捆扎好,运至晒场,成排放好。排放时让后一排的蒜叶搭至前排蒜头上,只晒秧不晒头。晾晒时要进行翻动,经2~3
①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雨后清沟排水。②实行轮作,避免连作。③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等,喷雾防
1、精选优种选择蒜瓣肥大,底芽齐全,顶芽肥壮,色泽洁白,无伤口,无病斑的蒜瓣做种。据调查,在同等肥力和管理水平下,蒜瓣的大小与产量成正比,蒜瓣大、蒜母营养多,植株壮,抗逆性强,形成的蒜薹粗、蒜头大,产量高。2、提纯复壮建立大蒜种子田或者用气生鳞茎繁殖,恢复大蒜种性,提高生活力。也可以茎尖培养,培育无毒的脱毒大蒜。3、精心栽培(1)选择土
大蒜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钙、磷、镁次之。把氮的吸收量作为1时,则各种元素的吸收比例为氮:磷:钾:钙:镁=1:0.25~0.35:0.85~0.95:0.5~0.75:0.060每生产1600千克大蒜需吸收氮13.4-16.3千克,磷1.9—2.4千克,钾7.1~8.5千克,钙1.1~2.1千克。大蒜在鳞芽和花芽分化后是大蒜一生中三要素吸收量的高峰期;抽薹前是微量元素铁、锰、镁的吸收高
大蒜播种后需及时浇水,浇足浇透,一株不漏,每667平方米浇水100立方米。
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雨后清沟排水;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1、人工诱杀成虫。可用红糖、醋、水按1:1:2.5的比例配成诱杀液,并加入锯末和敌百虫拌匀,放入诱集盘中,在大蒜连片地诱杀成虫。这样在产卵前杀灭成虫,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农药防治:选用无病、无伤、大小均匀的新鲜蒜种;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并深施;蒜蛆喜湿怕干,在大蒜根部周围,顺沟亩施草木灰150kg,蛆忌灰,防治效果较好。蒜蛆发生地块,必要时
萌芽期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促进发根发芽;幼苗期水分不能过多,防止幼苗徒长,促进根系的纵向生长;退母后、鳞芽及花芽分化期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鳞茎膨大期,应降低土壤湿度,避免鳞茎外皮腐烂变黑。
2月天气渐暖,幼苗返青,下部开始生长不定根,蒜薹、蒜头开始分化,这时保证幼苗健壮生长,为蒜薹、蒜头的分化多积累营养物质,是夺取大蒜优质高产的关键。1.保护地膜,保墒增温。增加地膜透光率大蒜返青的关键是温度,此期管理以提高地温为主。地膜覆盖的大蒜,要对膜上的遮盖物,比如树叶、完全枯死的大蒜叶和尘土要及早清除,净化膜面,以增加透光度,提高
一、蒜苗发黄原因(1)温度问题,蒜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6-20摄氏度之间,如果室内或者室外种植温度高于这个区间都会影响叶片正常生长,在25℃以上时,叶片的呼吸强度高消耗大,叶片会出现枯黄现象。(2)养分问题,蒜苗对养分需求大,壤过干或过湿,肥力不足,极易出现黄叶干尖。另外连年重茬种植,密度过大,缺乏氮素或钾素肥料以及缺铁、缺镁会大量叶子发
大蒜灰霉病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和春季多雨时发病较重,主要危害蒜叶、蒜薹,若不及时防治将影响蒜体的发育,导致商品率整体下降。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并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进行拌种处理(用新高脂膜+种衣剂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②整好地畦,搞好水
一是施用充分发酵好的肥料做基肥,最好是夏粪或隔年粪。二是追肥尽量施用化肥。三是用50%敌敌畏50克兑水1公斤拌麦麸2公斤,撒施田间进行诱杀种蝇。发生根蛆后可用40%乐果1000倍液灌根或90%敌百虫800倍液灌根,都有好的效果。四是用草木灰防治,是将草木灰撒足地表,然后用耙深耙或深锄使灰与土壤混合,即可防虫,又能增产,可谓一举两得。根蛆是大蒜苗期为害
要选用具有品种特征、蒜头园正、大而无损伤的蒜头,选择粗短而直的蒜瓣作播种用,除去弯曲及过大的蒜瓣,同时要按大、中、小三级分别播种。播前处理:剥去蒜皮,在水中浸1―2天,使蒜瓣先吸水后播种,有利于发芽。有条件的在0―4℃的低温环境中处理一个月,可大大提早发芽,利于早播,提早上市。播种时,注意将蒜瓣背面与播种沟同方向。直立栽种一定要将底部
应县紫皮蒜,山西特产,因主产于山西省应县小石口村而得名。其特点是: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包衣紧密,不仅名闻三晋,而且远销日本、东南亚,享有声誉。可调味又可作药,堪称“金不换”。
大蒜营养丰富,每100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1、每100克大蒜中含挥发油约0.2%,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具有杀菌作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产生。2、蒜中含有“蒜胺”,这种物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无光或半遮光条件下,利用蒜瓣中贮藏的养分,培育出柔嫩、叶色淡黄到金黄、味香鲜美的特色蒜苗,称为蒜黄,此栽培方式又称为软化栽培。华北一带常用地窖或半地下式薄膜温室进行蒜黄栽培。一、栽培季节蒜黄每年9月份至翌年4月份均可生产,生产期长达240天。每播种1次收割蒜黄2~3茬,需40~60天,每年可播种生产4~6次蒜黄。二、蒜种选择与处
大蒜的主要病害有紫斑病、叶枯病、锈病、花叶病、细菌性软腐病等。其综合防治技术是:1、精选蒜种:尽可能采用脱毒蒜、抗病蒜、无病虫健壮蒜种,播前精选蒜种,并用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每亩2袋,兑水7.5千克,均匀喷洒蒜种。2、选地轮作种植: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砂壤土地种植大蒜,切忌连作或与葱蒜等百合
大蒜产区,特别是商品蒜出口基地,对当地主栽品种的二次生长类型要有所了解。从外地引种时,最好进行以防止二次生长,特别是外层型二次生长为主要目的的品种试验。秋播地区可在栽种前将蒜种放在地道(16~17℃)或冰箱(0~5℃)中处理30天左右,并适当提早播种;收获时调查统计不同类型二次生长株率和指数,则可比较准确、快速地筛选出对诱发二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