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花菜 黄花菜

黄花菜加工及作用?

黄花菜的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含量高,因而对人体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对黄花菜所含秋水仙碱、粗纤维加以提炼,用于抗痛风和抗肿瘤,疗效十分显著。从国内国际市场来看,黄花菜的生产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其加工方法如下:1、工艺流程黄花菜→蒸制→烘干→检验→计量包装2、操作要点黄花菜采摘:选择花蕾在裂嘴前1—2小时采摘,这时的黄

黄花菜一年可以采收几茬?

黄花菜一年可釆收一茬。

目前黄花菜有哪些优良品种?

黄花菜,也叫萱草、金针菜。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种类比较繁多。黄花菜,因其干制品色全黄,行如针,故又名金针菜。目前主要品种包括:北黄花菜、小黄花菜和萱菜3种植物。食用器官是肥嫩的含苞待放的花蕾。一般不宜鲜吃,只适宜食用干制品。食用时,需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再经过炒透或煮熟,可以安全食用。花蕾的采摘标准是:蕾体饱满,颜色黄

黄花菜锈病的症状危害有哪些?

此病危害叶片及花茎,开始在叶片及花茎上产生泡状斑点,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初为寄主表皮所覆盖,后表皮破裂散出黄褐色粉状的夏孢子。有时很多夏孢子堆合并成一片,表皮翻卷,叶面上铺盖一层黄褐色粉状夏孢子。在夏孢子堆周围往往失绿而呈淡黄色。如叶片上孢子堆较多时,整个叶片变黄。在黄花菜生长后期,产生黑色长椭圆形或短线状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埋生于

黄花菜常见病害有哪些?

黄花菜主要病害有:一、根腐病发病症状:开春是黄花菜根腐病的高发期,表现为返青晚,叶片细小,根茎发黑,肉质腐烂,初发时点片发生,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轻时不抽苔,重时整穴死亡。防治方法:(一)繁殖时不能用有疾病田块的根苗,施用机肥时,不能用黄花菜叶沤制的堆肥。(二)在发病中心周围挖深宽各30cm的环形沟,生石灰和土1:3的混合土填平沟,进行封

及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上述药剂要注意交替或轮换使用或混用,以利提高防效,延缓产生抗药性。

新鲜黄花菜味浓郁,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p等,如果烹调前处理适当,还是对人体有益的。其方法是:1、食用鲜黄花菜时,应摘除花蕊;每次不要多吃,最好不超过50克,因为50克鲜黄花菜约含0.01毫克秋水仙碱,这个含量一般不会引起中毒。2、秋水仙碱易溶于水,食用前用沸水烫后,再用凉水浸泡2小时以上(中间再换一次水),然后再彻底加热烹制,就不会使

黄花菜叶斑病如何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2)合理施肥,把秋苗培育好,增强抗病力,采摘黄花后迅速割苗,及时清除秋苗田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春苗大量发新叶时,追施氮肥不要过多,并注意适时更新复壮老蔸。(3)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隔7-10天一次

食用鲜黄花菜中毒原因?

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化学成分。这种成分本身并无毒性,但是当它进入人体被氧化后,会迅速生成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剧毒物质。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一次摄入3~20毫克秋水仙碱,可以导致死亡。鲜黄花菜引起的中毒,一般在食后4小时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是嗓子发干、心慌胸闷、头昏头前、

如何鉴别黄花菜质量?

(1)菜色:菜的色泽以金黄色为佳,深黄略带微红次之,色泽萎黄带褐色者更次。(2)菜条:黄花菜以条粗壮肥嫩的为佳,如果条短瘦弱者为次。(3)气味:黄花菜闻时有一般清香味的为佳,如果有硫磺味或烟味的,则是质量差的产品。(4)干湿度:用手成把握紧黄花菜,松手后,菜能自动散开恢复原形的,说明菜身干,质量好,如果手捏成把,松手后仍成团形的,不能恢复原状

如何泡发黄花菜?

1、准备一个盆子,放入凉水,把干黄花菜放里面泡发半小时;2、把泡发的水倒掉,去除异味;3、再用凉水继续泡发黄花菜;4、黄花菜泡发两小时以上,黄花菜充分的吸收水分泡涨回软;5、把泡发好的黄花菜择去顶部的硬梗和杂质,摘洗干净即可用于烹饪菜肴。

病原为真菌,中文名:同色镰孢(FusariumconcolorReink),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产生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稍直或弯曲,具隔膜3-5个,多为3个,大小24-77×3.2-5.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单胞,卵圆形,发生少。厚垣孢子球形,1-2个细胞,间生或顶生,平滑或稍具皱,大小7-15×7-11微米。病菌生育适温15-20℃,最高35℃,最低8℃。除

(一)主要病害1、根腐病开春是黄花菜根腐病的高发期,表现为返青晚,叶片细小,根茎发黑、肉质腐烂,轻时不抽苔,重时整穴死亡。初发时点片发生,有明显的发病中心。2、黄叶病多为生理性病害,表现为叶片黄化失绿,生长发育缓慢。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施肥不当、浇水过多、土壤板结、耕作不当、伤根严重、地下害虫为害,缺素等都能引起。3、叶斑病主要危害

黄花菜霉杆病发病规律:病原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秋苗的枯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染叶片或幼苗,经3天潜育即显症,显症后6~7天,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春黄花菜枯死后,病菌可在枯叶和花薹上越夏,进入秋季侵染秋苗。

野黄花菜的别名有?

野黄花菜的别名有野黄花菜又名萱草、金针菜等。野黄花菜别名有金针菜、金针花、绿葱根等。野黄花菜别名有金针菜、金针花、绿葱根等

黄花菜叶枯病发病条件是?

主要以菌丝体在枯死秋苗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并侵入寄主,后又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连续黄花菜或排水不良,或叶螨为害猖獗发病重。

黄花菜叶枯病一般在梅雨季节发生

黄花菜干菜怎么吃最好?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原名叫萱草,古称“忘忧草”。黄花菜是人们喜吃的一种传统蔬菜。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鲜嫩,爽滑同木耳、草菇,营养价值高,被视作“席上珍品”。金针菜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金针菜的食用部位是其花蕾。花蕾呈细长条状,呈黄色,有芳香气味,每年春、秋两季采收。金针菜的品质要求:

1、主要病害根腐病开春是黄花菜根腐病的高发期,表现为返青晚,叶片细小,根茎发黑,肉质腐烂,初发时点片发生,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轻时不抽苔,重时整穴死亡。黄叶病多为生理性病害,表现为叶片黄化失绿,生长发育缓慢。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施肥不当,浇水过多,土壤板结,耕作不当,伤根严重,地下害虫为害,缺素等。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苔,发病初期在

答: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毒素。秋水仙碱本身是无毒的,但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则含有剧毒,会对肠胃及呼吸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表现为嗓子发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有烧灼感,严重的可产生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