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在温暖地区,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无明显越冬现象。十字花科的其他蔬菜、野油菜及十字花科杂草为初侵染来源。冬季不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毒在贮存的白菜、甘蓝、萝卜或越冬菠菜上越冬,冬季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病毒则在寄主体内越冬。由桃蚜、菜缢管蚜、甘蓝蚜等将毒源传到各种十字花科蔬菜上,春夏秋冬相互传染,致多种蔬菜发病。高温干旱,地温高
花椰菜根系分布浅,主根群在25-35厘米间,群密集在12—15厘米土层,株高60-90厘米。高60~90厘米。花椰菜高约60~90厘米。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
春菜花应于12月下旬温室或阳畦育苗,3月上中旬保护地定植;露地栽培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不宜过早或过晚,秋菜花更应严格播种期,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9月底至10月底采收完毕。
秧苗矮壮,叶丛紧凑,节间短、不徒长,具有6~8片真叶,叶深绿色,叶片表面有蜡粉,根系发达。一般冷床育苗需要60~70天。适龄的壮苗定植后,发根快,缓苗早,表现早熟,产量高。
播种前,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再撒一层大约3毫米厚的过筛细土。然后,把苗床按8厘米左右的距离划成方格,每格点播1粒种子,随即覆盖1厘米厚的过筛细土。育苗期间,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播种后,要用麦秸或者苹帘等平盖苗床,起保墒、降温、防暴雨作用。播后约3天小苗出土后,在傍晚掀去麦秸等覆盖物,并视天气情况用清水喷洒苗床。应注意掀去覆盖物不可过晚
主要危害叶片、花球和种荚。下部老叶先发病,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略带同心轮纹,有的四周现黄色晕圈,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的叶片枯黄脱落,新长出的叶也生病斑;花球和种荚染病,发病部位可见黑色煤烟状霉层。
花椰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忌炎热干旱,不耐霜冻。它的生育适温范围比较窄,其耐寒性及抗热能力均比结球甘蓝差,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比较严格。花椰菜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2——3℃,25℃时发芽最快,营养生长适温约为8——24℃,花球的生育适温约为15——18℃,当气温降至8℃以下时,花球生长缓慢,遇℃以下低温,花球易受冻,气温高达24℃以上时,则花
花椰菜种子千粒重3.8—6克,
发病前用药剂灌根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清除。主要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田间湿度大时,可配成药土撒在茎的基部。花椰菜烂根的防治措施:1、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采用高畦栽培,防止大水漫灌,适时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2、发病前用药剂灌根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清除。主要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
花椰菜最适宜的土壤湿度是适宜的土壤湿度为最大持水量的70%—80%,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青花菜花球是由幼嫩的小花梗和无数的小花蕾组成。
症状:花椰菜植株生长差,下部叶片叶脉间失绿黄化,并从叶的外缘向内部扩展;叶面出现斑点坏死组织,叶缘枯焦,叶背面呈现紫红色;幼叶变小、节间缩短;花柱小叶丛生,但不脱色;从表现的症状看是典型的花椰菜综合缺素症。幼叶变小、节间缩短;花柱小叶丛生,但不脱色是典型缺锌症状。防治方法:叶面喷0.2%的硫酸锌溶液2次,在移栽后10天喷第一次,间隔10后再
1、早花。指花椰菜植株尚小便出现早结花球、结小球的现象。(1)原因:品种选用不当:苗期温度低或干旱;定植后遇低温,缓苗幔:秧苗徒长或小老苗;花球增长期土壤肥力不足,营养生长弱等都会导致现蕾过早,花球发育不大。如果花球在增长期遇炎热干旱,则花蕾易干枯或散球,甚至抽枝开花。(2)预防措施: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秋季栽培要加强苗床水肥管
(1)选用良种:应选择植株较大、长势强、高产优质、春性较强、适于春季栽培的品种,如法国雪球、瑞士雪球等。(2)培育壮苗:大棚、拱棚内均可育苗。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播后苗床白天充分见光,夜间覆盖草苫,温度不低于7弋。如果白天超过28尤,则应适当通风。幼苗拉“十”字后,每7~10天喷1次叶面肥,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尿素溶液。(3)施
在花椰菜整个生长期均可为害。用10%吡虫琳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5000-10000倍液防治。6-7天喷一次,连喷2-3次。用药时可加入适量展着剂。
发病原因:1、有病原:种子、病残体、发病株、土壤等均有可能携带黑腐病菌。2、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重发病田块的品种不抗病。3、管理水平差,重茬,雨水频繁,偏施氮肥,虫害严重的田块发病重。4、环境条件适宜黑腐病发生。1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2氮肥施用过多,栽培过密,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差
有机菜花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而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既不耐涝,又不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以有机质高,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最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5.5-6.6。耐盐性强,在食盐量为0.3%-0.5%的土壤上仍能正常。白花菜需水量较大,尤其在花球形成期要及时浇水或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应注意种植白花菜的田块不能积水,雨季要及时排水,做到雨停田干。
在结球期间加强栽培管理,在低温天气来临和骤然降温之前进行短期的拱棚薄膜覆盖,以避免植株受到连续低温危害。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当花球长至8-10cm时,将靠近花球不同方向的2-3片叶子轻轻折弯,使之盖到花球上;二是进行束叶,即将植株中心几片叶用稻草捆起来,三是摘基部老叶进行覆盖。通过以上措施遮盖花球,可防止花球被阳光直射,防止花椰菜花球表面出
症状:花椰菜植株生长差,下部叶片叶脉间失绿黄化,并从叶的外缘向内部扩展;叶面出现斑点坏死组织,叶缘枯焦,叶背面呈现紫红色;幼叶变小、节间缩短;花柱小叶丛生,但不脱色;从表现的症状看是典型的花椰菜综合缺素症。幼叶变小、节间缩短;花柱小叶丛生,但不脱色是典型缺锌症状。防治方法:叶面喷0.2%的硫酸锌溶液2次,在移栽后10天喷第一次,间隔10后
花椰菜品种类型按熟性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