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从老叶开始,叶片从外到内逐渐黄化,叶片增厚、变脆。部分叶缘或叶背呈淡紫色。新叶变小,植株矮小,花球小、质硬,有的有苦味,商品性差。主侧根颜色变深,须根少。原因: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差;施肥多少不合理。防治:选择土层深厚、有机含量高的肥沃土壤;整地时要施用充足的有机肥作为基肥,追肥要勤施薄施;加强田间管理,增强花椰菜的抗性;
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光绪年间传入中国。
只长茎、叶、不结花球,产生的原因:1、秋播品种过早,气温偏高,幼苗未经低温处理,未通过春化阶段,只长茎、叶,不结花球;2、营养生长期施氮肥过多,没有蹲苗,造成营养生长过旺。解决的措施是适期播种,创造花椰菜顺利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莲座叶期适当追施氮肥,蹲苗,使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防治措施: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它在发酵分解过程中可以释放出钼元素供花椰菜吸收。2、用钼酸钠或者钼酸铵与底肥一起施用:用0.5—1.0kg/亩的钼酸钠或者钼酸铵与底肥一起拌匀后施用。3、喷施钼酸钠或者钼酸铵:用千分之二浓度的钼酸钠或者钼酸铵进行叶面喷施(浓度不要超过千分之三、否则会产生药害)。连喷三次。
花椰菜苗期如何管理?花椰菜苗期分发芽出苗期,秧苗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幼苗迅速生长期三个阶段来管理。⑴发芽出苗期主要做好间苗工作。一般播种后36-48小时后即可出苗,3-4天后齐苗,齐苗后应及时间苗,并掌握没有轧脚苗为标准。⑵秧苗基本营养生长期主要做好覆盖物的管理工作。①薄膜:在暴雨到来之前,合理调节及时盖好塑料薄膜,要盖严、盖实,暴雨过后及时
培育壮苗(一)确定播期根据栽培时间来确定播种时间,一般春季育苗在30~40天左右,夏季育苗在25~30天左右,露地春季定植时间在3月底,冷棚内扣盖2层膜可提早至2月底3月初定植,露地秋季定植时间在8月上中旬,冷棚内可推迟至8月下旬。(二)播种育苗一般选用128穴盘进行播种,每穴播种1粒,少部分穴播种2粒,用草炭:蛭石:珍珠岩=4:2:1作为基质,用蛭石进
出苗期以地温20℃左右为合适。
轮作,翻耕土壤并消毒。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实行轮作,适期早播。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毒病品种;发现病株死及时拔除;适时播种;苗期及时防治蚜虫。1、抗病品种是防病丰产的基础。花椰菜品种间对花叶病毒的抗性差异十分显著,应根据种植地的种植习惯或产品销往地的消费习惯选用不同类型的抗病品种。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夏雪40、夏雪50、
苗龄掌握早熟品种25-30天,中熟品种35天左右,晚熟品种40-50天,苗大小应具有4-5张叶片。
生长期(定植至采收)为40-60天的花椰菜,一般称为早熟花椰菜。如文兴40天、45天,雪白48天、雪玉58天、文兴60天等
花椰菜的花球在田间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花球变黄、变褐、污斑等现象,影响花球的品质,降低生产效益。(1)造成花球污染的主要原因:①灰法污染。花椰菜生产田距离公路、厂矿、烟囟等较近,灰法落在花球上造成污染。②光线太强。春花椰菜结球期太阳直射,光照强度太高,使花球表面沉色素,变成黄色或褐色。③病害。花椰菜感染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霜霉病、
秋花椰菜于夏季育苗,播种初期正值阵雨季节,幼苗生长期问处于高温炎热时期,多阵雨,因此根据气候特点,采取适当措施,才能培育好苗。应注意下面几条:(1)选地和整地:选择地势高、干爽、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作育苗地,前作不与甘蓝、青菜等蔬菜连作,尽早翻耕晒白,捣碎土块,拾去杂草。播种前施足基肥,667平方米(亩)施1000千克。整好畦面即
花椰菜缺钼的症状: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矮小,叶片失绿或呈条型、叶片沿叶脉分开。
花椰菜干烧心病结球前期发病时,顶叶边缘呈水渍状牛透明,后变成浅黄色,顶枯、皱缩成白色干带。结球后发病时外观正常,但切开后可见心叶边缘枯焦,叶球仍可牛长,但包球不紧,有的由于细菌侵入而出现腐烂。防治方法(1)选用中甘21号等抗干烧心病的品种。甘蓝干烧心病的抗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先后育出了Hv-belle和Sanibel两个品种。(2)由于蔬菜生产的
花椰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蔬菜,又名白花菜、椰花菜、甘蓝花、球花甘蓝等。花球主要颜色有白、绿两种。其中白花菜在花球临近成熟时若遇骤然降温,会导致花球表面形成红白不匀的斑驳,这是一种非正常的现象,属于白花菜的生理性病害。特别是秋季栽培的白花菜,比较容易发生。
花椰菜散球的原因1、品种不适种植的品种不适合在本地生长。如一些南方早熟品种只需10多天就可通过春化阶段,在北方春季种植时植株茎叶没有长到足够大,就结球抽薹。2、幼苗发育不良花椰菜花球形成必须有足够的叶面积。如果苗期受干旱或较长时间的低温影响,生长受抑制,形成老化苗,定植后易出现散球。3、定植时间不合理花椰菜叶片生长适温为8~24℃,花球生长
主要为害花椰菜的花球、花梗、叶柄以及茎部。
一、症状幼苗期受害,子叶出现水渍状病斑,后逐渐变褐、枯萎并蔓延至真叶,叶脉呈长短不齐的小条斑;成熟期受害,多从叶缘向内扩散,形成‘v’形黄褐色病斑,后叶脉变黑,叶缘出现黑色腐烂状,边缘产生黄晕,并向茎部和根部扩散,使茎部、根部维管束变黑,小花球呈灰黑色干腐状,严重时菜株枯死。二、防治(一)从无病株采种及种子消毒。(二)轮作换茬。与非
出苗不齐,与低温天气有关。苗床低温高湿,长势也弱。已经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可以选用促进生长叶面肥,如甲壳素之类。二是增加保温措施。提前看天气预报,提前通风,降低湿度。
成株期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黑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