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姜

如何防治生姜姜瘟病?

生姜姜瘟病、烂脖子病治疗方法:使用浓度:用姜瘟净90-15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灌根。3-5天1次,连灌2-3次。病情严重的可复配一次恶霉灵。灌根区域:已发病区及往年病区、低洼区及下水头,并适当扩大范围。喷雾时重点喷生姜的根茎基部和地面接触的部位,此处是烂脖子病较易发生的的部位。做好带病死苗的处理工作,防止遗落的带菌土壤传染

有区别。生姜的味道是比较直接和辛辣的,而干姜气味是比较浑厚的。生姜既可做调味品,又可作为治感冒的中药。生姜用的很普遍,但晒干后的姜也是中药,而且和生姜的作用还不一样,晒干后的生姜相当于一种天然的中药,能够对人的身体起到非常好的功效。

生姜如何留种?

留种用的姜,应设留种用。生长期内多施钾肥,少施氮肥。采收后晾几天,减少种姜表面水分。选择健壮充实,无病、无损伤的姜块窖藏。种姜一般在6月下旬,苗高4-5片叶子,小心地拨开土壤,在种姜与新姜相连处轻轻折断,将种姜取出。若采收过迟,掘取时损伤根群过多,影响姜株的继续生长和产量。收获种姜,也叫“扒老姜”、“偷娘姜”。姜种可以提前出售,早受益

生姜种如何选择?

应在前一年,从生长健壮、无病、高产的地块上选留种姜。收获后选择肥壮、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无病虫、无腐烂、无损伤、未受冻的姜块做姜种贮藏。姜在播种前应先进行催芽。幼芽是幼苗生长的基础,培育壮芽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壮芽的形态特征是芽身粗壮,顶部钝圆;弱芽的形态特征是芽身细瘦,芽顶细尖。

大姜死棵怎么应对?

造成大姜死棵和腐烂的主要病害有大姜腐霉根腐病、姜瘟和枯萎病,这三种病害看似病症相似,但认真区别还是有许多不同点。所以,应针对大姜田间表现的不同症状,先确定病情,再对症治疗。大姜腐霉根腐病。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可见近地面茎叶处出现黄褐色病斑,后软化腐烂,导致地上叶片黄化凋萎,大姜靠近地皮处茎杆出现腐烂,几天后枯死。高湿高温,种植密度大

生姜腐烂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无病姜种和种姜消毒。从无病地留种或选用无病姜留种,播种前将切开的种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新植霉素2000倍液浸种24小时。2.姜地选择与消毒。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应严格实行轮作,合理安排茬口;选3年未种姜的地块最好。播种前,结合犁耙地667平方米(1亩)用5~10千克生石灰均匀撒入田间,通过翻耙使石灰充分与土壤接

生姜栽培为什么要培土?

生姜的根茎在土壤里生长,要求黑暗和湿润的条件,为防止根茎膨大时露出地面,因而需要进行培土。山东各生姜产区,一般在立秋前后,结合姜田除草和大追肥时进行第一次培土,把沟背上的土培在植株的基部,变沟为垄。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逐渐把垄面培宽培厚,勿使根茎露土,为根茎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南方生姜产区,培土工作多结合中耕除草

姜叶部病虫害有哪些?

姜叶枯病、姜斑点病、姜炭疽病、姜眼斑病。

莱芜片姜品种有什么特点?

以姜块肥大,色泽鲜艳,辣味浓,香味大,耐贮藏的优良特性驰名全国。莱芜生姜区别于其他品种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皮薄,姜丝特少。莱芜姜主要分布在莱芜市西部汇河、汶河两岸。1987年栽培面积3万亩,总产5000万公斤左右。

生姜怎样进行科学施肥?

一次追肥:通常于苗高30厘米左右,并具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称为“小追肥”或“催苗肥”。这次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每亩可施用尿素或磷酸二铵20千克左右。若播期较早,苗期较长,可随浇水进行2~3次施肥,每次施肥数量同上。第二次追肥:为确保姜田高产,于立秋前后,应结合姜田除草进行第二次追肥,称为“大追肥”或“转折肥”。这次追肥,对促

生姜有哪些营养成分?

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质1.3g、脂肪0.6g,猎食纤维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萝卜素170μg、视黄醇当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8mg;维生素C4mg;钾295mg、钠14.9mg,钙27mg,镁44mg、铁1.4mg,锰320mg、锌0.34mg,钢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

生姜油有什么用途?

体质偏寒的人使用生姜精油泡脚对身体是有好处的。生姜精油这类物质是将没有剥皮的生姜的上部分作为原料,采用蒸汽蒸馏法以后提取出来的。生姜具有良好的活血通络的效果,因此使用生姜精油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祛风散寒的效果,对于改善体内湿气重,治疗感冒都有良好效果。除此之外姜精油还能够起到消散瘀血,治创伤的效果,一些皮肤容易出油的人使用姜精油还能

我国北方无霜期短,限制了生姜的生长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采用保护地栽培生姜,可提早播种,延迟收获,进一步提高生姜产量。目前生姜保护地栽培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多采用地膜覆盖及塑料拱棚保护栽培。生姜传统种植多为露地栽培,在我市一般5月上旬播种,多在霜降后收获,全生育期170d左右,限制了生姜产量。经过不同品种、密度和播期等的试验,我们探索

烂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姜瘟病害.多由种子和土壤带菌,防治没跟上造成的。二、过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当造成肥害.三、田间积水造成渍害.多因土壤耕作层浅,排水沟浅和白沙土雨后沥沙板结不透气造成渍害,高温高湿致使烂姜死苗。

姜什么时候第一次追肥?

幼苗期,通常在苗高25—30厘米,并具有1—2个小分杈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称为“小追肥”或“壮苗肥”,每亩可施尿素4千克或硫酸二铵20千克,开沟施入或浇水时随水冲入。

1、病原:细菌性病害,青枯单孢杆菌。2、病株症状:叶片最初为下垂无光泽,而后由下至上枯黄色,最终枯死。茎部先从基部水浸状,变黄,枯死,从基部折断倒伏。根茎水浸状,变褐腐烂,挤压有白色汁液流出,散发臭味。3、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病原菌在根茎和土壤中越冬,在土中存活两年以上。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病菌通过种姜、土壤、肥料、灌溉水传播。4、

姜在生长中期如何培土?

生长期间应结合培土进行2~3次中耕,前期中耕适当深些,到了中后期植株较大,且地下部已开始膨大,应实行浅中耕。结合追肥培土3次,通过培土将原来的种植沟逐渐变成垄行,使土壤滤水和透气,这样有利于姜块生长,并能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

生姜的栽培技术?

一、生姜播前准备及方法。1.播前的准备:(1)掰姜种:种姜催芽时,姜块较大,虽有的姜区催芽前已将大块掰开,但出芽后仍需挑选,因此,在姜种下地前多进行掰姜。掰姜的过程实质上是进行块选和芽选的过程。掰姜时一般要求每块姜上只保留1个短壮芽,少数姜块可根据幼芽情况保留2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以便使养分能集中供应主芽,保证苗全苗旺。掰姜时若

一是后期追施氮肥过多,导致出现姜棵旺长,而地下根茎发育慢,产量低的情况;二是大培后至采收前这段时间,不注意追肥,无法满足姜块对营养的需求,因而产量下降。第一点:忌追施氮肥过多,导致养分吸收不平衡,出现“旺棵”。立秋过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大姜茎叶的养分将逐步“回流”到地下块茎内,促其膨大。假若该期仍追施高氮肥料,势必会导致“旺棵”

生姜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严格,以土层深厚松软、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ph值5—7的土壤为宜。无公害生姜生产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