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姜

生姜冬天怎样保管才好?

1.将生姜洗净后,刮去皮,放在黄酒或白酒里,用盖盖住,防止酒香溢出.这种酒浸生姜可以长期保鲜。食用时,取出一二片放在菜里,生姜用完后,酒还可以利用。2.把生姜冼净,埋入食盐罐里,可以防止失去水分,不容易干瘪,能比较长时间保持新鲜。3.将外表皮无伤、茎肥厚的大块生姜,掰掉小芽,埋入潮而不湿的沙土或黄土中,可以长时间保鲜。

生姜斑点病如何防治?

生姜斑点病属真菌性病害,在防治上除采取农业措施,如轮作换茬、田间清除病残体等措施外,在发病初期要采取药剂防治,可用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或50%翠贝干悬浮剂2500~4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5次。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喷药时可在药液中适当添加叶面肥,如天达2116等可使叶片变绿、增厚,增强光合作

生姜膨大期施肥有哪些要点?

在姜块膨大期间,必须每15天根部施一次肥,每次每亩施三元(15-15-15)复合肥75~80公斤,硝酸钾15~20公斤,磷酸二氢钾10~15公斤,兑清水或沼液50~60倍后淋施。同时,每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600倍氨基酸复合微肥、1000倍KT-30(氯此脲)混合液,连续喷施8~10次。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从叶面补充养

生姜的生长习性如何?

姜原产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较弱,植株只能无霜期生长,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受霜冻根茎就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广西主产区大部分县的年平均温度为18-19℃,7月平均气温为25.3℃,极端高温为39℃;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0.2℃,极端低温为-4℃;全年无霜期330天以上。年降雨量900-1

生姜的采收方法?

姜的采收与其它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1)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在8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2)老姜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

种生姜时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忌多施氮素化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长、短效化肥协作。基肥一般占总上肥量的40%,播种前,每亩可用进口复合肥15公斤加钙镁磷肥50公斤作深层基肥的施用。播种后用优质土杂肥、干牛粪或蘑菇土盖种效果最好。有条件的农户可在播种后掩盖稻草,抵达保湿润、防杂草、保生长的意图。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上做到少数多次,氮磷

生姜的肥水管理?

一、水的管理:1、灌水:生姜湿润而不耐干旱,但其根系较浅,吸收水分能力较弱,难以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因此必须合理浅水才能满足生姜生长的需要。灌水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忌中午灌溉,以免发病。2、发芽期水分管理: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苗,播种时必须浇透底水,通常直到出苗达70%左右时,才开始浇第一次水。但也应根据土壤及墒情撑握,如为沙质土壤,保水性

姜瘟病是生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影响生姜产量的一大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轮作换茬,挖置排水沟排水防涝;化学药剂防治,可用生姜宝、姜瘟散、绿霸等1500-2000倍药液灌根。发现严重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打点做标,待生姜收获后,将此处土壤深埋处理。主要害虫有生姜螟虫、甜菜夜蛾、生姜蓟马等,要定期做好虫情调查,在害虫大发生前搞好

在姜地杂草大量萌发时,每亩用100毫升48%氟乐灵乳油,加入40%阿特拉津悬浮剂20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透表土后,及时覆盖约2-3厘米细土,以防止药物光解降低药效,令杂草幼、幼根更有效地吸收活性物质而中毒死亡。此外,在姜种播种覆土后、杂草出土前前,每亩可用90%乙草胺乳油50毫升,或72%都尔乳油80毫升,或33%除草通乳油对水30-50公斤(或参照上述除草剂说明书

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展后病斑近梭形,淡褐色,中央灰白色,后期病斑上下延伸成长条斑。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可纵裂,叶片枯死。致病菌为姜壳针孢。分生孢子器表生或生于叶的两面,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内生许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线形,近直或弯曲,无色,具2~6个隔膜,以3~4个隔膜为多。

生姜纹枯病的发生规律是?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遗落土中或以菌丝体、菌核在杂草和田间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进行初次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的菌丝又借攀援接触,不断扩展,进行再次侵染。雨水、灌溉水、农具可传播。病菌在13~42℃范围内均可生长,发育适温24℃左右。喜湿耐干,土壤湿润有利于发病。前作稻纹枯病严重,或用纹枯病重的稻草覆盖的植地,往往发病早而重

生姜枯萎病有哪些危害症状?

生姜枯萎病主要危害块茎部,表现为块茎腐烂变褐,植株出现枯萎、腐烂等症状。枯萎病会导致姜块变褐而不带水渍状半透明,挤压患部虽渗出清液但不呈乳白色混浊状,部份可见菌丝或孢子,保湿后患部多长出黄白色菌丝;挖检块茎,表面长有菌丝体。

姜应如何贮藏比较合理?

在储藏前,应将挑选的姜块薄薄地摊开,晾晒1-2天,蒸发掉生姜表面的水分,以利于储藏。地窖储藏法: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质结实的地方挖窖。姜窖与红薯窖完全一样。窖的大小以能储藏800-1000公斤生姜为宜。每窖不能装得过满,以地窖容量的60-70%为宜。生姜入窖后,要经常调节好窖内温、湿度。生姜入窖初期要打开窖门通风换气,严冬季节要紧闭窖门,但

生姜要怎么做好培土?

培土是决定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培土合适,才能使姜生长健壮,产量高。姜的根茎需生长在黑暗、湿润的环境中,见光即停止生长。因此,应随姜的生长进行培土。如果培土不及时,姜的根茎暴露于空气中,会严重影响姜的质量和产量。为姜培土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般培土3次为宜。第一次培土在姜的根茎有3-5个分杈,但未露出地表时开始,培土约2厘米厚。这时

姜瘟病的防治方法?

1、预防时,用姜瘟净进行预防治疗(1)农业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措施,选留无病种姜,从外地引进种姜,要进行药剂消毒处理,消毒药剂可用波尔多液或草木灰浸液。姜田严格实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采取水旱轮作。深沟高垅栽植,加强田间排水。清洁田园,在栽姜前翻土打石灰消毒,减少病源。姜田增施谷壳质、硅肥作基肥,增施钾肥作追肥,均能大

大姜前期怎么管理?

一、严格选种在拿姜、洗姜、晒姜、困姜、催芽、掰姜种、播种过程中要严格选种,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变软的姜块。二、药剂浸种大姜催芽前,可以用津河牌农用硫酸链霉素、或2%阿维菌素浸种15—30分钟,分别防治姜瘟病和癞皮病。三、底肥施发酵有机肥、少施(或不施)化肥1、底肥要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鸡粪、猪粪、猪尿、羊粪、牛粪、兔粪、豆饼、

如何防治沙姜白星病?

1、农业措施:避免连作和偏施氮肥,注意增施PK肥和腐熟的有机肥。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10天1次。

生姜快速催芽的方法有哪些?

北方地区的生姜露地栽培一般在清明至谷雨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应在春分前后进行。常用催芽方法有山东莱芜催芽池法、山东腾州席篓、竹篓催芽法、阳畦催芽法、大棚催芽法。(1)山东莱芜催芽池法。在室内或房前院内阳光充足的地方用土坯或砖建长方形催芽池,池高80厘米左右,长、宽依姜种多少来确定。放姜种前先在底层铺10~15厘米的干麦穰,然后将姜种一层层放好,

我国生姜主要品种有哪些?

山农大姜1号:山东农业大学自国外引进的品种中,通过组培试管苗诱变选择而来。一般单株根茎重为1000克左右,重者可达3000克以上。一般每亩产4000千克,高产者可达6000千克以上。山农大姜2号:山东农业大学自国外引进的品种中,通过组培试管苗诱变选择而来。一般单株根茎重为800克左右,重者可达2000克以上。每亩产3500千克,高产者可达5000千克以上。莱芜片姜

氯化苦、二溴乙烷、溴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