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姜

生姜植株的形态特征特点?

生姜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现多作1年生蔬菜栽培。姜的植株形态姜为浅根性作物,绝大部分的根分布在土壤上层0~30厘米以内的耕作层内,只有少量的根可伸入土壤下层。因此,它吸收水肥能力较弱,对水肥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生姜的茎包括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生姜的地下茎即为根状茎,简称根茎,既是食用器官,又是繁殖器官。在正常情况下,同一品种生姜根

大姜常见哪些病害?

1、姜瘟病:主要借灌溉水及地下害虫传播,从种姜萌芽出土到生姜采收前均可发生,这种病多在高温,多阵雨、渍水田中发生。防治:姜种消毒,“可杀得2000”稀释800倍液(即40克“可杀得2000”兑水32公斤)浸泡6小时;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并在姜穴里用生石灰消毒。在发病初期,用“可杀得2000”稀释500~600倍液灌根并结合“可杀得200”+“金云大-120”混用。稀释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溅散、灌溉水或昆虫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通过传染频频进行再侵染使病情逐渐加重。与茄科或姜科其它植物连作、土壤低洼、土质粘重或施速效氮肥偏多;平均温度24-28摄氏度的高温、多雨潮湿的天气均利于此病发生。

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种植地的准备:生姜种植在畦面开180厘米宽、10厘米深的两条沟,沟内以畜禽粪铺底,每667平方米施饼肥75公斤,还应施入复合肥15-20公斤,作为种肥,施后应盖土3-4厘米,等待下种。二、种植密度:生姜种植密度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据多年生产经验和试验结果,从姜田肥力、种姜大小及管理水平等因素考虑,一般将生姜的种植密度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如低

生姜是否可以重茬栽培种植?

可以重茬种植,但是肯定有产量降低,现在生姜种植技术在山东应该比较全面了,即使重茬种植,只要管理技术能够跟上,是没有问题的。一般情况下不提倡重茬栽培。可以,但生姜为不耐连作作物,但在生姜生产区同一田块连作种植生姜的现象很普遍,由于生产配套技术的相对落后和病害防治技术缺乏等原因,生姜连作田的病害率比非连作田平均高出35~50%,有的甚至绝收

生姜遮阴的作用:①遮阴可适当减弱光照强度,避免强光直射,为姜苗生长创造适宜的光照条件,减轻强光对姜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生姜幼苗期,正处在夏季高温季节,烈日炎炎,尤其在中午前后,自然光照很强,如进行适当遮阴,可遮光50%~60%,使姜苗处于花荫状态。②遮阴可改善田间小气候,为姜苗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6月中旬至7月中旬,遮阴可明显降低温度,晴朗天

生姜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1、由于发病丘块大多是比较粘重的地块,土壤透气性差,影响了根系生长;2、生姜追肥使用45%复合肥(N:P:K=15:15:15),施肥后生姜植株生长旺盛,对Ca、Fe、Zn等微量元素需求也相对增大,但由于大量施用N、P、K可能抑制了某种微量元素的吸收,而且根系本来生长不很理想,故在新叶上表现出黄叶。

生姜应怎样收获?

生姜的收获可分为收种姜、收嫩姜和收鲜姜3种。收种姜:种姜可与鲜姜一并在生长结束时收获,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收获,北方称为“扒老姜”,南方则叫“偷娘姜”。其具体做法是:顺着生姜排种方向,用箭头形竹片或窄形铲刀将土层扒开,现出种姜,左手压住姜苗根部的土,右手用姜钩或铲刀轻提种姜,即可将种姜与新姜相连处折断,随后取出种姜并及时封沟。收嫩姜:

生姜腐烂病发病条件有哪些?

,在发病的姜田,因病株残体遗落地里,致使土壤带菌。如重茬连作,往往发病早且为害重,即使将无病种姜种在带菌土壤里,也会引起发病,病菌量年年积累增多,以致造成病害逐年加重。除病姜、病土外,若姜田使用病残体或病土沤制的圈肥,也会将病菌带到田间引起发病。灌溉水和雨水也是传播病菌的媒介,尤其在发病盛期,水源若被污染,病菌就会随水而流,引发病

1.浇水:生姜喜湿润而不耐旱,一般以浅锄松土后浇水为宜。如遇干旱,应增加浇水次数,但不可大水漫灌。9月份是生姜根茎生长的最佳时期,对水分需求明显偏多。浇水以7~10天1次为宜,雨水偏多时少浇。浇水时间应以早上和傍晚为宜,中午尽量不要浇水。2.追肥:生姜生长期长,需要的肥量较大,特别是生姜中后期的需肥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80%。在立秋后,结合拔除杂

生长前期温度高、光照强.对生姜光合作用的进行十分不利

姜叶枯病属什么性病害?

姜叶枯病属真菌性病害。

如何培育生姜壮芽?

培育壮芽通常按3个步骤进行,即晒姜困姜、选种、催芽。1、晒姜困姜:于适期播种前20~30天(南方宜春分前后),从贮藏窖内取出姜种,用清水洗去姜块上的泥土,平铺在草席或干净的地上晾晒1~2天,傍晚收进室内,以防夜间受冻。晒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提高姜块温度,促进内部养分分解,从而加快发芽速度。一般姜窖内的温度为13~14度,生姜在此温

生姜茎基腐病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存在

姜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一、生姜的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功用: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二、生姜的作用1、降温提神增进食欲:因为姜中含有

大姜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姜的壮芽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壮芽姜的形态特征是芽身粗壮,顶部钝圆。

姜锈病的发生规律是什么?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组织或种株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初春卵孢子萌发长出芽管或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后秋在病组织内产生卵孢子越冬。低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0~25℃病菌均可萌发,以10℃适宜。昼夜温差大,或多露、多雾适

病菌以菌丝体在留种的姜上或是田中腐烂的病株上、或是病残体上越冬,然后要在成为下一栽植季的主要侵染源。病菌传播是依靠产生的病菌孢子通过雨水喷溅或是灌溉水来进行,由于是土壤习性的细菌,所以一般不通过风来传播。可以直接从根茎侵入。种植密度大、土黏重、肥料没腐熟施肥不足、低洼或是雨后积水是病害发生主要诱因。

生姜田芽前除草: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180毫升,加水60升,于生姜播后苗前喷雾,沙土地用药需减量。或每亩用25%异丙甲草胺乳油48~60毫升,加水50升,于生姜播后苗前喷雾。或每亩用40%新姜蒜草克(乙草胺、二甲戊灵、乙氧氟草醚三元复配制剂)乳油120~150毫升,于生姜播后苗前喷雾。或每亩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48~60毫升,加水50升,于生姜播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