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必要时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防2-3次。湿度大时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防治,烟雾法可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250克熏烟,粉尘法用10%灭克粉尘剂,每亩每次1千克,在傍晚时进行为宜,每隔10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防治2-3次。
1.清洁田园。韭菜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蔓延。2.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通风量要根据韭菜的长势确定。刚割过的韭菜或外界温度低时,通风量要小或延迟通风,严防扫地风。3.培育壮苗,注意养茬。施用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养好茬,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定植前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5000~7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草木灰5
防治韭菜根蛆的方法:1、科学施肥不施未经堆沤腐熟的有机肥或饼肥。施腐熟的肥料要开沟探施后覆土,防止成虫产卵。2、清除韭蛆繁殖场所韭蛆对葱蒜类气味较敏感,喜食腐败的东西,并在其上产卵,要及时清理菜畦里的残枝枯叶及杂草,降低幼虫孵化率和成虫羽化率。3、晒韭根防治在韭蛆为害盛期用竹签或木棍剔开韭根周围的土,晒根晒土,经1周后可将大部分幼虫晒
介绍六种韭菜红根韭菜适宜全国各地栽培,保护地宜冬春茬栽培,年亩产鲜韭12000kg左右。适时早播,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时即时播种,育苗移栽,亩用种量1.5千克,保护地栽培亩播4-5千克,保护地栽培,春节前后青韭上市,全年7-8刀。?xml:namespace>寒绿王F1适宜全国露地,大小拱棚栽培,该品种株高56厘米左右,株丛直立,叶片深绿色,宽大肥厚,速生株型整齐
1、细叶韭菜(农家品种):株高37厘米。叶片长27厘米,叶色淡绿较薄品质柔软,纤维较多、香味浓但产量较低。2、大叶韭菜(杂交品种):该品种是利用在高寒气候条件下的韭菜雄性不育系和优良自交系杂交而成的,新世纪高抗寒,超高产,高抗病的韭菜一代杂交种.是目前全国各地日光温室、塑料大、小棚等保护地及露地栽培的最新韭菜品种。3.四季青翠F1韭菜种子----
韭黄、韭菜为害受害的地下茎或球茎呈黑褐色而腐败,受害处随根螨的增殖不断向四周及内部组织深处蔓延,致地上部叶片细小,发黄,生长缓慢,甚至枯死。大葱受害的先是幼苗叶部枯萎,出现脱色症状,严重的葱白组织受损,无光泽,折断。百合等鳞茎受害,产生褐色小斑,地上部黄枯。有些蔬菜或花卉的球茎受害,发芽后叶片带有紫色,逐渐干枯。应注意与病害区别。1
韭蛆的防治农业措施:1、如准备新植韭菜园,就采用育苗移栽,直播不仅产量低、成本大,而且田间管理难,韭蛆危害重。育苗移栽成功把握大,管理简便。苗床选择肥沃的冬闲地,按1∶9确定苗床,既667平方米苗床可移栽9亩(667平方米)大田。做成畦宽1.5米,长度随机而定,施足基肥,惊蛰前后育苗,播后双膜覆盖,地膜加小拱棚。齐苗后揭去地膜,5月中旬小拱棚也撤
一、农业防治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换茬,避免连年种植。韭菜收割后应清洁田园,把残留叶片带出园外掩埋或焚烧。加强田间管理,培肥根株,增强韭菜本身的抗病性。韭菜田应精细平整,防止地面低洼积水,夏季应及时排水,冬季应少浇水,防止湿度过大。施用的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并开沟深施。二、物理防治早春及秋季韭蛆幼虫发生时,连续灌水3次,灌水以淹没
韭菜是喜欢生长在冷凉的条件下的植物,叶片的生长温度在12℃-24℃,以15℃最适,且不耐高温,气温高于24℃植株光合作用降低,生长迟缓,叶片粗纤维增多,品质变劣。因此,常把25℃以上的气温视为韭菜的休眠期;韭菜根系吸收力弱,忌涝,韭菜植地土壤要求保持湿润则可,水分不宜过足,以免根系因此而缺氧窒息腐烂。因此,韭菜的种植常要进行起畦,以防大水漫灌
在种植韭菜时,用生物菌肥作基肥,每亩150~200公斤,与其他肥料如沤制腐熟的人畜禽粪、氮磷钾复合肥等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撒施在要种植韭菜的地上,然后翻耕土壤,使肥料与土壤均匀接触后再种植。在韭菜生长发育过程中,每收获一茬韭菜,施一次生物菌肥,每次每亩施益彩复合生物菌肥或保得复合生物菌肥25~30公斤,与其他肥料如氮磷钾复合肥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韭菜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葱属草本植物。从系统分类学上说,韭菜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百合科,葱属,韭菜种。不过我们日常通常把它归为:多年生草本叶菜类蔬菜韭菜是葱属根茎组植物。
疫病、灰霉病、锈病、白粉病、枯萎病。
韭菜灰霉病又叫“白斑叶枯病”、“白点腐烂病”,是大棚韭菜的主要病害,应提早防治,减少损失,增加效益。发生条件1、韭菜灰霉病与棚内温度、湿度密切相关病菌传播的适宜温度为15-30℃,菌丝生长适宜温度是15-21℃,高温时产生菌核。相对湿度为85%,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发病严重,低于60%发病较轻或不发病。2、韭菜灰霉病与棚内环境相关当棚室内忽冷忽热,夜
韭菜的施肥规律:幼苗期生长量和耗肥量较小,但营养生长盛期,尤其是春、秋收割季节,生长量和需肥量大,应分期大量施肥。2~4年生的韭菜,生长旺盛,分蘖能力强,产量高,需肥量最大,是肥料需要的高峰。5年生以上的韭菜,逐渐进入衰老阶段,为防止早衰,需要加强施肥。
一是足够的肥料。韭菜最喜欢腐熟的东西,比如说鸡粪,鸡蛋壳,骨粉等之类的基肥,如果追肥的话,我们一般使用的尿素和磷酸二氨,当然也可以用稀释后的人尿粪。二是韭菜不要割得太勤。心急吃不上热豆腐割过这一茬韭菜后,如果韭菜营养跟不上,那么韭菜会越割越细,因此,我们要在割完一茬韭菜,等一段时间,并且要对割过的韭菜做好浇水、培土这些措施,防止韭
播韭菜的生长期长达4-5个月,生长缓慢,但杂草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播后芽前处理的药剂残效期短,一般只有20-50天。一旦药效结束,杂草仍然会大量生长。因此,韭.菜出苗后,杂草大量发生时仍需除草。这时,可先行人工拔除大草,因为用的是封闭型除草剂,对已生长的杂草无效,而后根据杂草情况使用适合的除草剂。目前,适合的除草剂有两种:一是苗后土壤处理
为害时,幼虫在叶内蛀食内表皮和叶肉,留下外表皮,在叶上形成不规则白斑,呈窗户纸状叶受害后上部变黄枯死。
韭菜的繁殖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因为韭菜是种子植物,又是多年生的宿根植物,在叶鞘与须根之间有茎盘组织,茎盘部分是细胞的新生组织,因此,从老的植株上取出一部分根茎,另行栽植,即可成为新株。这种利用根茎繁殖的方式,叫做分根法,又叫无性繁殖,简单省事
韭菜灰霉病是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原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潜伏越冬。菌核萌发产生孢子,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病菌的生长温度是15~30℃,菌丝的生长适温是15~21℃,27℃产生的菌核最多。孢子的萌发需要在水中,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特别是达到95%以上,叶面结露或有水膜产生则有利于本病的发生。韭菜在高温下生长快而组织柔嫩时,本病的发生也就重。葱鳞葡萄孢菌
发病初期可用77%可杀得500倍液,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500倍液灌根防治。而韭菜病毒病发病初期则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2%磷酸二氢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