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泥鳅是常见的水产类大众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泥鳅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鱼类。泥鳅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烟酸、铁、磷、钙等,有补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养肾生精功效,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体虚盗汗者。特别是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人体抗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2、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3、城市居民和没有条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喂养4、“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什么时候可以投放泥鳅苗每年的四月份,是各地泥鳅养殖户集中投苗的时期,进入五月份之后,投放泥鳅苗的养殖户略微有点减少,这是历年惯例。于是有一些养殖新手开始偏听偏信,觉得四月份投放泥鳅苗才是最合适的。根据往年的天气来看,三月份气温开始稳步回升,动作快的养殖户三月份就开始陆续投放泥鳅苗了,四月份成投放泥鳅苗的高峰期。但是今年不一样,今年
泥鳅苗种怎样快速培育一、苗种投放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每平方米1500~2000尾。当泥鳅养至体长3厘米时,要进行筛选分塘,泥鳅苗种密度为每平方米60~80尾。在苗种投放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能超过2℃,如泥鳅苗种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则应在放苗下塘前作"缓苗"处理,将
做好泥鳅养殖的病害预防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六点:饲养环境泥鳅的饲养环境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并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给泥鳅提供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植物的根部还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
培育泥鳅种的池塘要预先做好清塘修整铺土工作,并施基肥,做到肥水下塘。池塘面积可比培育夏花阶段大,但最大不宜超过200平方米,水深保持40~50厘米。每平方米放养3厘米夏花500~800尾,规格要整齐一致。
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本属种类较多,有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大鳞泥鳅(Misgurnusdabryanus)、内蒙古泥鳅(埃氏泥鳅)(Misgurnusbipartitus)、青色泥鳅(Misgurnuslividus)、拟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guichcnot)、二色中泥鳅(Mesomisgurnusbipartitus)等。在全世界有10多种,外形相差无几,通常供养殖的主要是泥鳅。
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
一、笼捕除了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均可采用此法。一般选用须笼或黄鳝笼捕。须笼是用竹篾编成的,长30cm左右,直径约10cm。一端为锥形的漏斗部,占全长的1/3,漏斗部的口径2~3cm。须笼的里面用聚乙烯布做成同样形状的袋子,袋口穿有带子。鳝笼里则无聚乙烯布。在水温18~30℃时,捕捞前停食一天,且在晚上捕捞,效果较好。先在须笼、鳝笼中放上可口香味的饵料团
1、选准地方建好池。鱼池要选择向阳、无污染水质良好的地方,大小根据现场实际可自行决定,用砖或石砌成,要求池深要求一米以上,进出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或者塑料网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池子砌成后,用水泥抹平,消毒后并注入清水35-50厘米,即可放种饲养。因为泥鳅好动,在建池时,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以防窜逃。2、选准时机放好种。
泥鳅对食物的要求不十分挑剔,水中的泥沙、殖质、有机碎屑都是其食物,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有:硅藻类、绿藻类、蓝藻类、裸藻类、黄藻类、原生动物类、枝角类、挠足类和轮虫等。泥鳅在全长为3一5厘米时,喜食腐殖质,其次为小型甲壳动物、昆虫等,胃肠食物团中,泥沙和腐殖质的重量比例高达70%左右,生物饵料的重量只占30%。全长5一8厘米时喜食水中浮游动物
关键就在于苗种质量、水质、病害防治。
一、排干田水捕捉法。在深秋稻谷收割之后,疏通稻田中的鱼沟、鱼溜,排干田水,这时候泥鳅就会随水流入沟、溜之中。先用抄网抄捕,然后用铁丝制成的网具连淤泥一并捞起,将淤泥除掉,留下泥鳅。天气炎热时,排干田水捕捉泥鳅可在早晚进行。长江以南地区和长江以北地区对田中泥土内捕剩的部分泥鳅的处理方法分别是:留在田中越冬,次年再养;采用翻耕、用水翻
1、挖捕:秋后水温逐渐降低,泥鳅畏寒纷纷钻入池底淤泥中,此时可逐渐放干池水,用铁锹等工具逐块翻泥捕捉。为了不使鳅体受伤,应尽量徒手捕捉,也可将含鳅的淤泥挖入铁筛中,再用清水冲击泥土而捕获。2、网捕:分为罾网(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捕捞和张网捕捞两种。罾网捕捞是把网片铺设在注水口附近的鱼溜底部,然后注入新水,流水会诱集鱼群
第一年的泥鳅苗养到秋末,经越冬后,到第二年再养成商品泥鳅上市。越冬的方法就是深水越冬。当水温降至10°c以下时,应加深水位,保持水深1米以上,让泥鳅钻入水底泥中越冬。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池上建塑料大棚,提高泥鳅的越冬成活率。塑料棚上面应盖上稻草帘,天气晴朗、太阳当空时,揭去帘子晒太阳增温,傍晚再盖上草帘保温。在整个越冬期,泥鳅都钻在
因孵化时水温异常,以后的饲养中又缺乏维生素而致。【症状】鳅体脊椎骨弯曲,细小。【防治方法】保持良好的孵化水温,并在以后的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1)病因泥鳅苗孵化时,由于水温剧变或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或缺乏必要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有时因寄生虫侵袭等,致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引起骨骼畸形。(2)症状与流行泥鳅苗脊椎骨畸形,呈弯曲状。此病
大多数的鱼场那有长长的排水沟,有的有100多米长,20米宽,既能排水,又能防止小偷进场偷鱼。在这些排水沟中,本来就有大量的泥鳅。在排水沟中,有机质丰富,尽管水中溶氧较少,但泥鳅能耐低氧,只要密度合适,完全可以在其中生长,利用排水沟养泥鳅,要遵循下面的养殖技术要求:一、修整排水沟排水沟的修整工作,包括修建沟墙和安装防逃设施,池塘排水沟是整
泥鳅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一:改善贫血泥鳅具有改善贫血的功效。泥鳅中含有较高的铁元素,对于改善贫血症状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所以贫血患者可以食用泥鳅来让身体更健康。营养价值二:补肾壮阳泥鳅具有补肾生精的作用。泥鳅富含的赖氨酸是精子形成的必要成分,常吃泥鳅不但能促进精子形成,还有助于提高精子的质量。所以泥鳅的营养价值在于可以让男性保健。营养
症状:病鱼粘液增多,鱼苗可呈“白头白嘴”症状,病鱼游动缓慢,有的在池水中翻滚、打转,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镜检病鱼鳃丝和体表刮取物可见大量车轮虫,诊断必须依靠镜检.治疗:1.全池泼洒杀虫灭藻灵亩.米用200-250克,2小时后亩.米用15-20毫升虫速灭泼洒.2.亩用150-200克车轮指环清全池泼洒.
家庭养殖泥鳅池宜选在住宅附近,向阳通风,水源充足的地方建池养殖,要做到冬天能保暖,夏天较阴凉,水源方便,注入的水不应被农药及其它有害物质污染,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池的形状可与美化环境相结合,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均可,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长方形的。池的大小根据养殖规模而定,小池2-3平方米,大池20-100平方米以上。家庭养殖池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