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泥鳅 泥鳅

泥鳅赤皮病怎么治?

泥鳅赤皮病防治:一、病原:突光假单胞菌。二、症状:泥鳅发生赤皮病是由于鳅体擦伤、水质恶化、蓄养不当而使鱼体感染荧光假单胞菌引起。又叫皮瘟、擦皮瘟。鱼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病鳅体表充血发炎,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充血并烂掉;

氨氮对泥鳅的影响?

氨氮对泥鳅的影响泥鳅生命力强、生长周期短、肉质鲜美,并且有药用价值,具有产量高、效益高、易推广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特种水产养殖业的兴起,泥鳅养殖受到各地的广泛重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传统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由于池塘底部的排泄物、残饵长期累积,造成淤泥较多,有机物含量较高,导致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氨氮在水中

答:建设苗池饲养泥鳅苗种用水泥池和土池都可以,但一定要水源充足无污染,光照良好,池塘保水力强,无渗漏,能彻底排干池水。每个苗种池的面积一般为40~60平方米,池深70~80厘米。池中央或排水处设1个集鱼坑。鱼苗下池前15天,先将池水排干,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12公斤清塘消毒,并曝晒4~5天。然后注入新水,水位高约20厘米,并施入少量腐熟粪肥。等药物

泥鳅的病害防治

泥鳅胀气病的发生原因与预防饲料因素泥鳅前段时间刚开始摄食,经过越冬期,泥鳅体质较弱,整个越冬期都处于停食阶段,泥鳅的肠壁比较薄,加上较长时间没有蠕动,目前消化能力还很弱。所以即使养殖户没有大量投喂,也易出现胀气的现象。水质因素越冬期后,泥鳅塘内的水质较浓,水体中有机质、杂质偏多,有的池水手感发黏或发涩,这样的水质,水体中的气体含量

鳅卵孵化管理有哪些工作?

孵化管理贯穿鳅卵孵化全过程,是保证鳅卵安全出苗,直至下塘的一项时间性长,而又细致的工作。包括检查鳅卵质量,调节水流,洗刷滤水设备,防病等项工作。⑴检查鳅卵质量。鳅卵在孵化过程中(尤其早期),应检查质量好坏,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成熟的未受精卵和水接触后,卵膜也能膨胀,原生质也集中有形成“胚盘”的现象,并能进行“卵裂”。但卵膜膨胀得

稻田养泥鳅深加工方法有?

泥鳅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及多种维生素,而且肉质非常细嫩鲜美。以泥鳅为原料可生产多种美味佳肴,像泥鳅丸、泥鳅水饺、泥鳅汤、五香泥鳅鱼罐头制品、韩国风味麻辣系列泥鳅鱼、油炸系列泥鳅鱼等。

泥鳅是多次产卵类型的鱼类。长江流域在4月下旬、当水温逐渐升至18’C以上时便开始产卵。直到8月份,均属其产卵季节。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每次产卵往往要4~7天才能产空。可以在泥鳅较集中的地方设置鱼巢,诱使泥鳅在上面产卵受精,然后收集受精卵进行孵化。

经常食用泥鳅肉有哪些功效?

经常食用泥鳅肉能够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之功效。泥鳅含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矿物质(钙,磷,铁)维生素(VB,VA,VC)均比一般鱼虾高,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并含有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性凉,夏天吃最好。

答: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般在40%-60%,最高也不过80%。人エ养殖的泥鳅苗种-般在80%左右,好的在90%左右,最高的在95%左右。野生泥鳅苗种的养殖成活率偏低,分析原因主要是:1、捕捞方法野生泥鳅苗种是在外收购或捕捞的,其方法多种多样,而ㄡ没有按照规范的技术操作,容易造成泥鳅苗种的伤害。2、中间过程复杂泥鳅捕获后,-般都经过长时间的高密度暂养,并筛

泥鳅属于什么科?

泥鳅是一种特殊的鳅类。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

一、池塘选择要领养殖场要找就近水源,便于加水。池塘养殖泥鳅,池塘深约80~150cm,水深50~120cm,池底最好有15~20cm的淤泥,进出水口方便。为了方便鱼塘管理,池塘规格以2~10亩为宜。二、池塘消毒及天然饵料培育放养前2周,池塘的消毒很重要。池塘消毒可以将池塘内杂鱼、青蛙、蛇虫鼠蚁清除干净,使泥鳅生长有安全的空间。放养前2周,每用4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

如何防治泥鳅三代虫病?

1、主要症状:寄生在泥鳅体表和鳃,主要流行于5月~6月,对幼苗危害较大。2、防治方法:采用浸泡法,小池子可全池浸泡,大池需将泥鳅集中于一角,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浓度为20ppm,浸洗时间15分钟~25分钟。1、主要症状:寄生在泥鳅体表和鳃,主要流行于5月~6月,对幼苗危害较大。2、防治方法:采用浸泡法,小池子可全池浸泡,大池需将泥鳅集中于一角,采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

泥鳅养殖池的建造方法?

泥鳅养殖池建造方法:养殖泥鳅的池塘可为土池,也可为水泥池。泥鳅池塘养殖的养殖池建造方法如下:一、建好池塘①土池:选保水性能好的粘土或壤土,用砖、条石或片石护坎,水泥浆勾缝、抹平,池深1.0—1.5m。②水泥池:池底用“三合土”或灰浆抹平,池壁用砖、石砌坎,沙浆勾缝抹平,池坎顶部用砖向池内延伸成防逃檐,池底铺设10—15㎝的壤土。养鳅池宜小不宜

稻田高密度养殖泥鳅技术?

答:稻田建设稻田养殖泥鳅,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面积2亩~10亩的稻田,并在稻田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薄膜、纱窗等(入泥30厘米)建设起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5厘米。田的四周及中央挖一“田”字形水沟,沟宽、深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1处,管口均用细密铁丝网拦截,排水管平时用水泥封住。鳅种放养鳅种最好是来

一、水体环境水体环境是泥鳅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源、池塘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泥鳅的产量和质量。(一)水源要有良好的水质供给。养鳅池放养密度相对较高,又必须有足量的饵料供应,排泄物比常规鱼塘要高得多,池水溶解氧往往较低,水质容易恶化,易导致泥鳅浮头,如无法及时加注溶氧量高的新水,易造成水质恶化,对泥鳅生长产生影响,严重时还易造成泥鳅发病

如何防治泥鳅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鱼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离群独游,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各鳍的边缘色泽变淡,呈“镶边状”。随着病情加剧,病鱼鳃盖内表皮出现充血,中间部分的内膜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鳃瓣边缘附着污泥或大量黏液。寄生虫性烂鳃病鳃体发黑,鳃丝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用显微镜镜检有大量寄生虫。鳃霉病病鱼失去食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上

泥鳅养殖怎么防止水霉病?

1.用杀菌红150—200ml/亩·米或是强碘300—500ml/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次。2.用硫醚沙星200—300ml/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次。

怎样运输泥鳅苗?

泥鳅的皮肤和肠均有呼吸功能,因而运输比较方便。但鳅种比较娇嫩,对运输条件有一定要求。其运输应视规格、数量和距离远近,选取不同的装载容器、运输工具和相应的运输方法。运输方法可分为封闭式、开放式和特殊方式运输三大类型。⑴封闭式运输封闭式运输法是将鳅鱼种和水置于氧气袋或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运输。①充氧运输。用于装运鳅鱼种的氧气袋有圆桶形、正

方法:一、内服:泥鳅速治+三黄粉:按体重计:500公斤体重的泥鳅,每天内服泥鳅速治100克+三黄粉(中药)200克,拌料,连喂3-5天。二、外消:二氧化氯,戊二醛,聚维酮碘等消毒剂任选一种,交替使用,每立方米水体使用0.3-0.5克(毫升),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3天。三、池塘加水,增加水深,降低养殖密度。四、适当换水,改善水质。小注:饲养过程中,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