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株管理一块种薯只准有一个芽形成一颗植株,若生出2~3颗植株,就要及时将多余的植株出去,否则就会影响块茎的肥大,经济效益就会很差。想要避免出现2或3个芽可以使用以下方法:①圆山药在栽培过程中,要尽量使土壤细碎,这样才能避免芽在萌发过程中遇到硬物死去,从旁长出2或3个芽。②覆盖塑料膜不要太早,否则容易导致芽子出土时遇到阻碍而死去,从旁边
根茎粗,直生,长可达1米。叶互生,至中部以上对生,罕或3枚轮生,叶腋间常生珠芽(零余子),叶片形状多变化,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常3浅裂至深裂。花雌雄异株,极小,绿白色,均成穗状,雄花序直立,雌花序下生。蒴果有3翅。多年生缠绕草本;有块状或根状的地下茎;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为掌状复叶,全裂或分裂;花雌雄异株;很少同株,组成穗状、总状或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优越、土层深沉、松软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块,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基层有较薄的粘重土层,挖沟时挖去,也可栽种。山药不克不及轮作,普通应隔2年轮作1次。
不保湿就会失去食用价值和种用价值。
白山药作为保健食品,在中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更把山药列为上品。可以补脾健胃,降低血压和血糖,抵抗肿瘤,延缓衰老等功效,常食有益身体健康。白山药营养价值极其丰富,经化验分析,每百克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9.9--21.5克,蛋白质1.9--2.25克,铁﹑锌﹑铜﹑锰的含量也很高,除此之外还富含人体所需的副肾皮素﹑黏液质﹑胆
山药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种性退化,畸形、烂种死苗等。
山药最好熟吃,因为山药富含淀粉,生吃淀粉粒不破裂,人体很难消化.建议山药可单独煮、蒸食用,还可以与其他蔬菜、肉类一起炒、炖。
提蔓,减少茎上的水根下抓。
准山药的亩产量是3500-4000公斤
我国古代医书对淮山有这样的记载:“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日华子草本》中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治泻精健旺。”李时珍认为淮山可以“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中医治疗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痰气喘急,肺虚久咳,虚涝痰嗽,常以干制淮山入药,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效果较好。中医认为,年老者大都脾
小白嘴白山药,表皮浅黄,比较白亮,细毛较少,有的也有紫色斑点,整体比较光滑,断面显颗粒状,纤维素多一些,口感软糯甘甜,食用口感更胜一筹。留种时注意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
防治方法:1.土壤处理在山药定植前,可以采用40%辛硫磷颗粒剂或微胶囊,在定植穴内进行撒施或喷施,施药后立即覆土,药效可持续1~4个月。2.合理使用农药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蛴螬发生高峰期间,用40%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田间喷浇(辛硫磷见光易分解,最好在多云、阴天或傍晚前进行防治),可达到灌喷联防的目的。或667平方米用辛硫磷颗粒剂800~1000g,进行条
1.圆山药种薯的切割圆山药种薯的切割需要注意到切割的方式、切割的时机以及切块的大小,具体如下所述。①切割的方式:圆山药种薯的切割一般采用柑橘式分切法。种薯在切割的时候,先将顶芽用刀削去,然后从上到下,像切柑橘一样,将其分成几瓣切割。种薯上部,即接近顶芽的部分,容易发生不定根,要平均切分给各个薯瓣。这样切割种薯,山药生长整齐,品质较好
山药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茎腐病和根结线虫病。
放到通风干燥处储藏,保持温度在2度以上。
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667平方米2~3千克撒施在播种沟内
一、山药的采收:一般山药应在茎叶全部枯萎时采收,过早采收不仅产量低,而且含水量多易折断。如不急于上市,可在地里保存过冬,至延迟到翌年3月中、下旬萌芽前采收。收获山药应从沟的一端开始,按山药的长度挖深沟,待全部块茎暴露出来后,手握中上部,用铲铲断其余的细根,小心提出,避免伤口和折断。气生块茎可在地下块茎收获前一个月采收,也可在霜前自行
山药定植前不挖沟深翻,仅凭打个洞就能为其发明一个优质的根际环境是不现实的。实践证实,打洞栽培的山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会在洞中长得又粗又直,分析起因,李振禹以为打洞栽培虽也能为山药发明一个相对较好的根际环境,但这个环境的领域毕竟十分狭隘,不利于山药根系的舒展。另外,泥土不能深翻就不能深施肥,这也是不利于山药根系生长的一个重要起因。
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长3-9(-16)厘米,宽2-7(-1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
怀山药炭疽病病原称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态称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围小丛壳在PDA培养基上产生子囊壳,集生,近球形,大小104一168μm,壳高9l—155μm;子囊棍棒状,单层壁,大小47—62×10一14(μm);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至长卵形,略弯曲,大小13—19×4—6(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