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莴苣结球不稳定,容易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而产生结球异常现象。常发生的异常现象主要有不结球、笋形球和球叶中肋突起等。不结球是由于早春低温抑制莲座叶肥大,使心叶直立,不进入结球阶段。一般晚熟品种易产生不结球,而早熟品种不结球现象较少;笋形球是指进入结球始期,气温突然升高,也易形成笋形球;球叶中肋突起常表现在结球中期,由于受高温影响,莲
怎样防治莴笋霜霉病?怎样防治莴笋菌核病?怎样防治莴笋霜霉病?莴苣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莴苣是早春上市较早的细菜之一,由于投资少栽培技术简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着种植年代增加,病虫为害连年加重。霜霉病是莴苣主要病害之一,为害叶片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值,影响经济收入。1危害症状莴苣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害发生初期,先在
世界各国普遍栽培叶用莴苣,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中国南北各地大多都是茎用莴笋,而叶用莴笋多分布在中国的华南地区,台湾种植是比较普遍的。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主要产地在北方地区,如山东、河南、河北等。中国华中、中国华北
1、种子处理:夏季育苗因出苗率低,应进行种子低温处理。其方法是先浸种12小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冰箱内(2℃-5℃)处理2天,接着在阴凉处铺开,待种子开裂发芽后再行播种。2、播种:播种应防止稀密不均,播前应浇足1次底水;每平方米播种3克-3.5克;在地面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出苗后揭除。3、苗床管理:夏季育苗应防暴雨冲淋和高温干旱,可采用防雨育苗和遮
一、莴笋空心的原因1、在生长过程中干旱缺肥。2、在食用茎膨大期间遇强冷空气,使根系活力减弱,吸水、肥能力下降。3、采收过迟,茎部养分消耗过多。二、预防措施莴笋进入茎部肥大期,需要充足的氮肥和水分,才能促进嫩茎迅速肥大,但在茎部肥大后期,特别是接近采收期,因浇水过多,或连降大雨,茎的基部往往出现纵向裂口。
答:其特性为喜冷凉气候,忌高温,稍耐霜冻,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超过25℃,叶片变小,叶球生长不良,易引起叶片卷曲畸形,并使早期抽薹开花、后期多病腐烂。
叶用莴苣是喜温、且较耐肥的蔬菜,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四季均可种植,以当年11月至翌年5月为最适种植期。整地、播种、育苗。1.整地:苗地的选择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能保水、保肥的沙壤土。苗地经松土晒白后,按1.2-1.5米包沟整地起畦,畦高25厘米,畦面土壤要求细碎均匀。苗地要施足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即可播种。
病菌菌体杆状,两端钝圆,2—5根周生鞭毛。病菌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土壤、昆虫等多种途径传播,从伤口侵入。多雨条件下易发病。连作田、土质黏重、低洼易拱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肥水不足、植株长势较弱;高温多雨发病重
夏季种植莴苣叶子很多如何处理?莴笋在夏季季节栽培正值高温长日照,并且雨水频繁,管理不善,极易引起先期抽苔和植株徒长。当植株进入茎部膨大期时,每隔5―7天,用矮壮素350―500毫克/公斤,喷雾促进茎部肥大粗壮,增加茎重。
低温处理应先将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在井水中浸种,水温低于25℃。莴苣种子浸5-6小时,芹菜种子浸10小时,然后低温催芽。催芽方法有3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是将种子用纱布裹好放入-5℃到-3℃冷库中冷冻24小时,之后将冻结的种子放在室内任其融化,2-3天就能发芽。二是将湿纱布包好的种子置于冰箱保鲜室,保持15-20℃,3-5天就能发芽。三是将种子用湿纱布裹
莴苣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呈黄绿色,无明显边缘,后扩大,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叶片背面生白色霉状物(孢子囊及孢梗)。本病多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渐向上蔓延,后期叶片枯萎。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及卵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或潜伏在种子上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通过雨水反溅、气流及昆虫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
莴苣适宜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肥胖、水肿者食用;适宜糖尿病、髙血压病、冠心病等患者食用。
叶用莴苣秋季延迟栽培育苗必须躲开伏热。不同地区可根据生产设施性能和气候条件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播种育苗,于10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收获,现仅将其与春季早熟栽培不同之处分述如下。(1)露地遮荫育苗秋季延迟栽培育苗,当时气温尚高,可参照芹菜遮荫设施进行育苗。将经过浸种处理的种子包裹好后放在阴凉处进行催芽。另外秋播密度要稀于春播,播种后浅覆土
裂茎原因及预防措施简要介绍如下:裂茎原因裂茎多发生在收获期,其原因很多:一是与水肥有关,水肥供应不均,忽旱忽涝,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随之膨大而裂口;二是气候冷热不匀;三是硼元素缺乏的情况下,莴笋体内维生素C含量减少,植株抗逆和抗病能力下降,肉质茎表易裂口;四是莴笋收获期过晚,易造
莴笋是通海主要蔬菜之一,喜欢冷凉气候、短日照,适应性很广,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是:1、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莴笋盘梗专性寄生,以成株发病为重,主要危害叶片,近地叶片先发病,病叶上产生浅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斑,潮湿时叶背长白霉,后期病斑变黄褐色,多个病斑连成一片使叶片干枯。病菌可在种子、土壤和病株上越冬,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借助气流、雨水、灌
一、莴苣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灰霉病,以防为主,在满足莴苣生长的适宜温度(白天不超过24度,夜间不低于10度)下尽量加大通风,在湿度偏大的情况下,及时通风散湿可防止病害发生,一旦发病,根据病情及时用药,以防病情蔓延。1、霜霉病:抑快净2000~2500倍液喷雾,安克2500倍液喷雾。2、菌核病:速克灵1000倍液喷雾,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3、
病原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病菌从根部的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发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4℃左右,42℃以上、13℃以下生长不利。在田间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及带菌肥料传播。栽培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栽植过深、菜地经常积水或湿度大时易发病;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发病重。
结球莴苣顶生叶形成叶球,呈圆球形至扁球形,又分为皱叶和尖叶两种。如广州结球生菜、福州包心春菜、北京青白日(团叶生菜),山东泰安皱叶结球。主要品种:大湖366,百富(cv.'Perfect'),大湖118,三元。泰安结球莴苣、北京团叶生菜1.锣锤莴笋长沙地方品种。圆叶种,叶簇较平展。叶片浅绿色,长倒卵圆形,着生较密。肉质茎皮、肉皆绿色,锣锤开,肉质脆嫩,清香
莴苣属于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莴苣(学名:Lactucasativa Linn.)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在整地前对田间灌水,可使菌核死亡。早春多雨天气,保护地内提倡每亩使用45%乙熏灵250克或50%百菌清粉尘剂1000克防治,每周一次,连续2~3次。还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液、65%腐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粉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