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豆类作物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我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引入美国大豆专家R,L,Cooper教授平作密植的同时,就注意到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嫁接,进行了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并于1995年确定为省科委重点研究项目,组织省内的科研、教学、农技推广部门在巴彦、海伦、讷河等6个县、市、

如何防治小豆病虫害?

小豆自播种出苗至收获贮藏,病虫害较多,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棉铃虫、豆荚螟、食心虫、蓟马、豆象等。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和病毒病等。小豆病害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药剂防治是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50%苯来特1000倍液、25%三唑酮2000倍液,或75%百菌

小麦3叶期后慎用绿麦隆?

该药在小麦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都可以使用,一般每亩用制剂125~150克。绿麦隆、异丙隆兼有土壤封闭和苗后早期茎叶处理的作用,可以防除3叶期之前的多种禾本科杂草。其中,绿麦隆是植物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抑制剂,可通过杂草根系吸收,并有叶面触杀作用,对多种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有效,药效受气温、土壤湿度、光照等因素影响较大,干旱及气温在10℃以下不利于

常年培育豌豆苗技术

豌豆苗的可食部位是嫩梢和嫩叶,其营养丰富,味清香、质柔嫩、滑润适口,是一种经济效益高、发展前途广的蔬菜。其常年培育方法如下:1.选地。豌豆苗根较深,较耐旱,不耐湿。宜选择近3~4年未种过豆科作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肥沃、疏松、中性至微碱性的土壤种植。2.适时播种。豌豆苗耐寒不耐热,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8~20℃。除夏季外,可常年栽培。南方

绿豆豆野螟的别称?

又名豇豆荚螟、豆荚野螟、豇豆螟。

菜豆炭腐病防治方法?

(1)选用特嫩1号、1409、极早生豆角等蔓生菜豆,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2)有条件的可与稻、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3)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寄主抗病力。(4)木素木霉对此菌抑制作用强,可将其与饼肥混合制成抗生菌肥料施用,无公害。(5)必要时喷洒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

大豆高产如何合理施肥?

大豆施肥的认识误区大豆是豆科植物,根系中着生根瘤,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此,人们错误认为,种植大豆可以不施氮肥,而且认为大豆是养地作物。研究证明,大豆植株所固定的氮素远远满足不了高产大豆对氮素的需求,需要适当补充氮肥才能满足高产大豆对氮素的需要。由于收获的大豆籽粒中含有大量营养元素,会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营养成分,因此,大豆是养地作物的说法

怎样种植皇帝豆?

先把学名搞清楚再说吧。龙豆也叫皇帝豆;莱豆也叫皇帝豆;棉豆也叫皇帝豆。皇帝豆在种植之前先浸泡水分,后进行田间种植。

蚕豆的生长习性?

蚕豆生于北纬63°温暖湿地,耐-4°C低温,但畏暑,对温度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而不同,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6-25℃,最低温度为3-4℃,最高温度为30-35℃,在营养生长期所需温度较低,最低温度为14-16℃,开花结实期要求16-22℃,如遇-4℃下低温,其地上部即会遭受冻害,虽然蚕豆依靠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但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各种元素供其生长,

红小豆绣病怎么样防治?

防治锈病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质保方针。1.农业防治。优选抗病、稳产的品种。精细选种,剔除杂质、秕粒、病粒。选择地势较高或平坦、土壤疏松、灌排条件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病害较少的地块。避免连茬连作,可与玉米等作物实行间作套种。翻耕整地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处理。雨季或连绵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控制好田间湿度和土壤持水量。加

豆角整枝技术要点如何?

首先,从豆角基部到距离地面50厘米的侧芽应及时抹除。因为豆角较长,植株底部长出的豆角会接触地面,容易感染病害或被地下害虫咬食,影响豆角生长。同时,下部的侧芽还会与主枝争夺营养,影响主枝的长势。当下部侧芽长到2-3厘米时就应及时进行疏除,以改善植株基部的通风透光性,促进主枝的粗壮,提早开花结荚。其次,在豆角坐荚过程中要注意打群尖,将主枝上

大豆落花什么原因?

大豆叶片有些发黄,花都落了,什么原因?一、大豆落花落荚的主要原因1、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量适合,能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发育,增加单株固氮量,对提高大豆产量是有益的。如果盲目过量施用氮肥,不仅抑制固氮作用,而且往往造成大豆营养过度,植株徒长,郁闭和倒伏,致使花荚脱落。2、通风透光不良。由于栽植密度过大,栽植技术不良,引起徒长,过早封行

1大豆病害及防治措施1.1大豆灰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茎、荚及种子,种子带病出苗后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病害扩展到生长点,病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褪绿小圆斑,然后逐渐形成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斑,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中间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茎部染病产生椭圆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密布微细黑点,荚上病

菜豆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叶斑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红蜘蛛等。一、病害1.锈病防治方法适当调整播期,使采收期避开高温雨季,视田间湿度和天气情况适当灌水,要轻灌勤灌,避免田间积水。适当控制密度,保持通风透光。保护地栽培应注意放风。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可用20%粉锈宁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百菌清1000

豌豆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①田间防治掌握在成虫产卵盛期(常与豌豆结荚盛期相吻合)及幼虫孵化盛期喷药防治产卵的成虫和初孵幼虫,药剂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0.6%灭虫灵1000~15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并尽量使每个豆荚均匀着药以提高防治效果。②豌豆脱粒后,立即曝晒5~6天,可杀死豆粒内幼虫90%以上。③当豌豆量

豆角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豆角疫病(一)症状。疫病主要危害豆角的茎、叶及荚果,多发生在茎节部或茎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处居多。茎感病后,病部初期呈水渍状,后环绕茎节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茎蔓枯死。湿度大时,病部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感病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产生白霉。荚果感病病部亦产生白霉并腐烂。(二)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

豇豆何时采收好?

豇豆开花后10天左右,荚充分长成,种子刚刚显露时应及时采收。采摘初期每隔4-5天采一次,盛果期每隔1-2天采一次。

如何做到适期播种和合理密植?菜豆一般采用穴播法进行直播,蔓生菜豆每畦播两行,行距55-60厘米,穴距30-40厘米(冬菜豆宜稀,春菜豆宜密),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2.5-3公斤;矮生种行距40厘米,穴距30-40厘米,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3.5-5公斤,播种后盖土2-3厘米。菜豆适于冷凉气候,但霜期未结束之前不宜播种。播种过早,地温低,出苗慢,易导致虫

花生单粒播种技术增产显著,有哪些技术要点,注意事项,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要点有哪些?花生单粒直播栽培技术,要精选一级仁单粒精播,足墒播种,规范起垄、合理密植,确保齐全匀壮的群体结构,同时,要适期晚播,将花生播期推迟至5月上中旬,避免春季低温危害,并充分利用八、九月份的光热资源,使花生稳产高产。1.单粒精播大垄双行,单粒精播。穴距10~11

豌豆播前应如何进行种子处理?豌豆种子在播前要精选,剔除病、虫、破碎粒、小粒、秕粒及混杂粒、异色粒等,以减少病虫侵染的可能性,提高种子整齐度,确保出苗整齐一致。量少时可采用手工选粒,量大时应筛选或用30%的盐水选种。还可采取干燥器空气温热处理种子,处理温度为30~35℃。通过温热处理可使种子完成后熟过程,结束休眠期,降低种子含水量,发芽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