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季豆的种植过程中,肥料的施用是四季豆获得高产的主要条件,那么在四季豆在后期的叶面肥如何施用才能更加高产呢?方法如下:四季豆是连续开花结荚的豆科作物,对养分需要量大,如果养分供应不足,就会出现间隔开花结荚和豆荚畸形现象,并缩短采收期,产量低,品质差。四季豆开花结荚所需要的养分,除根系吸收供给外,叶面吸收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如果在四
美国、中国、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加拿大、印度等。
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寄主茎基部或根部侵入,潜育期3~10天,出现中心病株后,地表菌丝向四周蔓延。发病适温30℃,特别是高温及时晴时雨利于菌核萌发。连作地、酸性土或砂性地发病重。
四粒红、中四粒每公顷用种量300斤夹果。播前晒果可使种子干燥,促进后熟,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发芽快,出苗整齐。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熟度差和贮藏期间受过潮的种子,晒果效果会更加明显。另外晒果还可以消灭部分病菌。一般要在播前半月进行晒果,选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3点,在干燥的地方,把花生平铺在席子上,厚5-10厘米,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晒2-3天,力求晒得
1、选用抗病、优质、高产良种。目前国内栽培的软荚豌豆品种较多,但从我市几年来的栽培实践看,以四川农科院选育的食荚大菜豌一号表现较好。该品种抗病、早熟,播后70天左右可采收,亩产500~700kg,高的可达l000kg。2、合理轮作豌豆根部的分泌物会影响次年根瘤菌的活动和根系生长,忌连作,其中以白花豌豆(包括食荚大菜豌一号)对连最为敏感。豌豆枯萎病发病
黑豆病害较少,主要是虫害。特别要注意豆秆潜遗蝇的发生及防治。1、豆秆黑潜蝇。豆秆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是分布范围很广的蛀食害虫,从初孵幼虫经叶脉、叶柄的幼嫩部位蛀入主茎,蛀食髓部及木质部。若防治不及时,将造成严重减产。①为害特点:幼虫钻蛀为害,造成茎秆中空,植株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而逐渐枯死。苗期受害,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有机养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可做自留种,但是也不能多年自留种,这会使品种老化、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抗逆性减退,导致减产。应定期更新,保证种子质量。大豆留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2)提纯复壮。在要留种的地块去杂去劣,如依据品种特性,将不同花色的植株去除,依据叶型、植株结荚和生长形态等不同及时去弱、病、杂株,选择
绿豆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豆野螟、豆象等。(1)地老虎:地老虎在我国每年可发生2~7代。防治方法:①翻耕土地,清洁田园。②用糖醋液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③将泡桐树叶用水浸泡湿后撒放于田边诱捕幼虫。④3龄前幼虫,可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0%蔬果磷3000倍液喷洒,或用50%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灌根。⑤3龄后幼虫,可在早晨顺行捕捉。(2)
在基肥不足,大豆长势弱时,一般应在开花期进行追肥。
1.施肥豌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生长期间需供应较多的氮素。每生产100kg豌豆干籽粒需吸收氮约3.1kg,磷约0.9kg,钾约2.9kg。所需氮、磷、钾的比重大约为1:0.29:0.94。从出苗到开花吸收的氮素约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40%,始花到终花约59%,终花到完熟约1%;磷吸收量分别为30%、36%和34%;钾吸收量分别为60%、23%和17%;钙的吸收量分别为40%、45%和15%。各时期干
菜豆开花后5~15天豆荚迅速伸长,种子在开花后10天内发育缓慢,以后迅速发育,开花后25~30天成熟。豆荚在发育过程中,荚首先膨大,至荚长到一定程度后种子才逐渐充实。荚的营养成分是由淀粉转化为糖,种子在成熟过程中是由糖转化为淀粉,由非蛋白质的氮合成蛋白质,水分不断减少。若采收迟,纤维增加,荚壁逐渐粗硬,品质变差。温度越高,干旱或营养不足,变化
纳豆是大豆经纳豆菌发酵而成。是没有病虫害的。
大豆播种后在豆瓣刚刚露头的时候,应该及时到田间察看出苗情况,如果出现缺苗断垄应首先弄清原因,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补苗:(1)墒情较好,但播种较浅,豆子尚未吸水膨胀,可以将豆子重新埋入湿土。(2)播种深度合适但墒情较差,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可以喷灌一遍。由于喷灌后表层容易板结,3天后如果不下雨应该再喷一次,可以保证正常出苗。如果缺苗比例很小
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菜豆是以早熟为目的的,应尽量提早定植。但是菜豆幼苗期对温度比较敏感,短期在2-3C的低温下开始失绿,〇C时受冻害。幼苗的临界地温为13C左右,13C以下根少而短,10C以下根系不能伸长。栽培菜豆的大棚必须提早扣棚,在棚内土壤化透,10cm地温稳定通过10C以上,最低气温达到2-3C以上时才能定植。在土壤化冻后提早深翻耙平,做成1-1.2m宽的畦,
近年来,大豆加工产业广泛采用了一些高新技术。其中,生物工程技术是通过遗传工程和酶工程,改进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拓宽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领域;高压处理技术、微波加热技术和辐照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豆制品的杀菌;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大豆蛋白的分离和回收、低聚糖和磷脂的提纯等方面;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则用于大豆皂苷、低聚糖、磷脂和维生素E等生理活性
大豆幼茎是绿色或者紫色,成熟茎多为灰黄色或深褐色。
棉豆间作是湖北省潜江市近年来通过试验、示范摸索出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该模式由于缩短了大田生育期,节省了大量田间管理的时间和费用。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同时,平均每亩可收获大豆120公斤左右,增加收入450元左右,与麦棉、油棉套作效益相当或略高。其配套的栽培技术是:施足底肥,精细整地。棉豆间作田一般为冬闲田。在大豆播种前应
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因病菌在土壤中连年积累增加了菌量。种子质量差发病重。凡发霉变质的种子一定发病重,立枯病的病原可由种子传播,并与种子发芽势降低、抗病性衰退有关。播种愈早,幼苗田间生长时期长发病愈重。用病残株沤肥未经腐熟,能传播病害发病重。地下害虫多、土质瘠薄、缺肥和大豆长势差的田块发病重。
一、选用优种优良品种是蔬菜生产高产高效的基础,特别是棚室蔬菜生产又不同于普通的露地蔬菜生产,棚室蔬菜良种需要具备耐低温、耐弱光、抗病能力强、丰产性好等多个突出性状。二、铺设地膜棚室保护地内的环境是个密闭高湿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之下,往往是各种病菌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蔬菜极容易引发各种病害。在栽培畦内铺设地膜,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棚室内
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过量使用化肥不仅使土壤肥力迅速下降,严重影响作物品质,而且污染物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因化学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还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的短缺问题。(1)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收入损失。据抽样调查,我国80%的农户习惯凭传统经验施肥,不考虑各种肥料特性,盲目采用“以水冲肥”、“一炮轰”等简单的施肥方法。全国有1/3农户对作物过量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