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味鲜肉美,并且刺少肉厚,又细又嫩,与其他淡水鱼相比,可谓别具一格。我国素有小暑前后喜食黄鳝习俗,故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煲汤适用量:100〜500克。黄鳝性温,味甘、酸;归肝、脾、肾经。别名是鳝鱼、长鱼、海蛇。适合体质血虚体质。多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各干支流、湖泊、水库、池沼、沟渠中。《本草纲目》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
1.药物消毒放苗前的药物消毒是指对即将放苗的池子用药物进行消毒,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1)消毒时间鳝苗池药物消毒时间为鳝苗入池前7~10天进行。如果用药后时间过短,即用药过迟,往往因药物毒性未完全消失而出现鳝苗进池中毒现象;如果用药时间过早,会因药性消失苗池又滋生致病生物和敌害生物。(2)消毒药物清池消毒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
1赤皮病病因此病多因捕捞或运输时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状病鱼因外伤感染部分出血、发炎、皮肤脱落,尤其腹部和体侧症状明显。流行春末夏初常见此病流行。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5~20g/m3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黄鳝约30min;2)用0.4的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3)用磺胺噻唑拌饵投喂。用量为5g/50kg鱼重,第2~6天用量减半;4)用10%盐水洗擦患
野生黄鳝人工饲养后可以用作种鳝。人工养殖的种鳝,一方面可以直接从自然环境收集小规格野生鳝苗,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黄鳝繁殖场购进该品系的繁殖鳝苗。从养殖效果看,人工繁殖苗种成活率及增重倍数高,并且可以直接摄食黄鳝专用全价饲料,缺点是价格较高。野生鳝苗优点是价格便宜,但成活率及增重倍数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
经验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黄鳝为底栖鱼类,生命力强;耐饥抗病。黄鳝因鳃退化,需用咽腔和皮肤进行辅助呼吸。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下,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为食,特别喜欢吃蚯蚓、蝇蛆和蝗虫的幼虫。在网箱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养殖中,黄鳝因体表富含粘液,高密度放置时,其越积越多的粘液通过水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很快消耗完水中的
此病由运输、捕捞过程中人为损伤或黄鳝之间咬伤引起。病原体霉菌侵入受伤鳝的伤口,菌丝迅速在伤口处蔓延形成一块白毛或成白絮状。
可以混养,黄鳝在水的中上层活动,以蚯蚓等欤体动物,而泥鳅在水的中下层活动,吃一些鱼虫的排泄物为主。
黄鳝和其它鱼类一样,当水体中溶氧量每升低于2毫克时,就会引起缺氧浮头,严重时还会成批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那么,怎样预防黄鳝缺氧呢?1、降温增氧。秋季水温高,会造成水体中缺氧。为此,可在鳝池顶上搭架,盖上稻草遮荫;也可在池周种藤蔓植物,如南瓜、黄瓜等,让藤蔓爬到池顶架上遮荫,以降低水温。2、注水增氧。高温季节,每天向鳝池注入适量新水,排
?黄鳝吸吸衰竭症症状:鳝苗在清水中漂养时,头吻端长时间伸出水面,下颌部始终处于吸气膨大状态,并且惊动不下沉或下沉后头部又立即伸出水面,俗称“打桩”。外观体表无机械损伤,无充血现象,黏液正常,解剖脏器无炎症,但血液暗红。
人工孵化鳝卵的相对密度大于水,在自然繁殖的情况下,鳝卵靠亲鳝吐出的泡沫浮于水中孵化出苗;人工孵化时,无法得到这种漂浮鳝卵的泡沫,鳝卵会沉入水底。因此,人工孵化时,可根据产卵数量选用玻璃、瓷盆、水族箱、小型网箱及孵化桶等孵化。(1)静水孵化水位控制在10~15厘米。一般人工授精率较低,未受精卵崩解后,易恶化水质,应及时清除。因是封闭型容器
煲汤最好。鳝鱼皮蛋豆腐汤1、皮蛋两个切瓣,大鳝鱼两条去骨去肠洗净,改刀成片,加少量盐、料酒、生粉、蛋清拌匀,内酯豆腐半盒切成小块,生姜切成细丝;2、汤锅倒入半锅清水,下入姜丝、豆腐、皮蛋,加两勺盐,一大勺色拉油,大火煮沸;3、待汤水刚刚沸腾时,下入拌好的鳝鱼片,搅匀,煮至再次沸腾后改小火,再炖煮个3-5分钟即可关火;4、起锅时加少量鸡精、
昼伏夜出是黄鳝的栖息特性之一,这一特性有利于逃避敌害,也是其机体自身保护的需要。据试验,将黄鳝置于没有丝毫遮荫物的水池中,同时保持水温不变,连续观察几天,黄鳝吃食活动并无异常,但持续10天以上的连续光照,黄鳝表现为烦躁不安,聚集池角翻转,发病率很快上升。这说明,紫外线对黄鳝具有伤害作用,在人工养殖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在阴暗
从提高生长速度方面考虑黄鳝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1-28℃:,当水温低于10℃时,黄鳝开始冬眠并停止摄食,这时黄鳝停止生长。这时的黄鳝也很安全,基本上不会发生疾病。黄鳝是一种喜暗动物,过强光照会把黄鳝晒伤,我们在养殖黄鳝是要对其遮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都是很好的植物。
黄鳝染病后的表现为:1.细菌性病症状:摄食减退,反应迟钝,长白毛,烂头、烂尾或烂皮,头颅臃肿,身躯某部位出血或内组织出血。2.真菌性病症状:皮肤上有状如梅花的斑点,白头、白尾,局部皮肤出现白斑。3.寄生虫性病症状:黄鳝贫血(多见于仔鳝),转游,自己咬自己的身躯,口内充血,体色灰暗,滚动挣扎,相互咬斗或蜷曲抽搐等。4.环境综合症状:黄鳝
对饲料的要求营养物质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糖类、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黄鳝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各个生长时期的比例也有所不一样。利用天然饵料投喂一般都能够满足黄鳝的生理需要,但人工配合饲料应根据黄鳝的需要掌握好比例,生产出适合黄鳝生长需要的饲料,否则就会影响黄鳝生长,甚至产生疾病,引起死亡。在配合词料的生产中
把握放苗时机:4月份,有些黄鳝养殖户也会投放一些本地苗进行养殖,但基本还是要等到6月初后,天气稳定了才开始大量投苗。放苗时要尽量避开5月份,主要是因为5月份天气极其不稳定,其次是黄鳝进入产卵期,经不起搬动和运输。
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
黄鳝在全国分布广泛,生活在水田泥洞里。其肉嫩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DHA、卵磷脂、鳝鱼素、维生素A等成分。不仅食味好,而且有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等功效,是一种很适合夏秋季节食用的滋补食品。1.调节血糖黄鳝鱼中含有“黄鳝鱼素A”和“黄鳝鱼素B”,这两种物质具有恢复调节血糖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鳝鱼(烹调方法不限)是有益
鳝饥饿感和制作合适的饲料形状来达到提高黄鳝驯养的成功率。驯养饵料选用新鲜蚌肉,经冷冻处理后,用6-7毫米模孔绞肉加工成肉糜,蚌肉不能被黄鳝有效消化,但却是黄鳝喜食的饵料之一。每天下午5-7点投喂,每天一次,投喂量控制在鳝苗总重1%的范围之内。这一数量远在黄鳝饱食量5%-6%以下,因而黄鳝始终处于饥饿状态,为建立群体集中摄食条件反射创造了良好机会
运输过程中,防止机械损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改善水质与环境卫生条件;用金霉素药液浸洗鱼体,浓度为每毫升0.25单位。答:防治方法:(1)经常清洗鳝池,更换池水,保持良好水质。(2)每立方米水体用氟哌酸0.25~0.5克化水全池泼洒。(3)每立方米水体用土霉素2克化水全池泼洒,同时每100公斤鱼体重用磺胺类药物10克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