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不同,干旱过熟。
又称茭白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为褐色椭圆形斑,大小和形状如芝麻粒,故称胡麻斑病。病斑常围有黄晕,湿度大时斑面生暗灰至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斑密布,有的连台为大斑块,终致叶片干枯。以菌丝体和孢子在老株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气温回升,病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溅射进行再侵染
过早采收,茭肉太嫩,风味欠佳,产量低,过迟采收,茭肉发青,质地粗糙,品质变劣。适时采收的标准是三片长齐,心叶缩短,孕茭部很明显膨大,叶鞘由抱合而分开,微露茭肉,茭白眼收缩似蜂腰状。复茭采收期间,气温正高,容易发青茭老,只要叶鞘中部茭肉膨大、出现皱缩即应采收。一熟茭白一般在9~11月采收;二熟茭白春栽的秋季采收期为9月下旬至12月,夏茭采
一、茭白的营养价值:茭白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医用茭白清湿热,解毒,催乳汁,其中的豆甾醇能清除体内活性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阻止黑色素生成,它还能软化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使皮肤润滑细
茭白性味甘、寒,入脾、胃、肝、胆经,有清热生津、利尿除湿的功效。因此夏天特别适合吃茭白,有助祛暑降温。茭白的营养价值也特别高,除了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其膳食纤维含量也不低,膳食纤维可加快食物残渣的排空速度,缩短有毒物质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促进它们排泄,对预防大肠癌极为有效。但茭白含有较多的草酸,烹调之前最好先焯一下,以去除草
病菌以菌丝体及冬孢子在老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在茭白生长期间,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夏孢子不断重复侵染。采茭结束,病菌又在老株和病残体上越冬。茭白生长期高温高湿,田间偏施氮肥发病较重。
(1)轮作。将茭白与莲藕、荸荠、慈姑、芋头等轮作。(2)割茬。冬季将茭白植株在离地1.5厘米高处割茬,将残株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3)施肥。冬季施腊肥,春季施发苗肥,并适时喷施叶面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2500-4000公斤。缺磷钾的田块,注意补充磷钾肥和锌肥。(4)管水。7-8月高温期水层保持12-18厘米,经常换水降温。注意搁田,每次耘地后搁田至表土有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期在叶片和叶鞘上散生橘红色隆起小疱斑,即夏孢子堆,以后破裂,散出锈黄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夏孢子。条件适宜常产生狭长条至长梭形锈黄色疱斑,周缘常具有黄色晕环。后期在叶片和叶鞘上出现黑色疱斑,即病菌冬孢子堆,表皮通常不易破裂,破裂后可散出黑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冬孢子。
1、看形体。个大饱满的筊白代表水分充足,身直、皮光滑的筊白笋肉较嫩,宜选购。若发现笋身扁瘦、弯曲、形状不完整,则口感较差,不宜选购。以根部以上部分显著膨大、掀开叶鞘一侧即略露茭肉的为佳。2、看颜色。顶端笋壳过绿或是笋白部分为青绿色的,代表筊白已经老化,口感不佳。皮上如露红色,是由于采摘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变色,质地较老。3、看肉质。许多人
叶鞘染病初期,病斑为深绿色小圆点,以后发展成椭圆形瘤状突起,后期叶鞘充满黑粉孢子团,使得叶鞘发黑。茭肉染病时黑粉菌充斥茭白组织,使得中间鼓胀突起,茭肉条体变短,外表面多有纵沟,粗糙,严重时茭肉不能食用。
二熟茭白怎样进行选种?二熟茭白分为夏秋兼用和以夏茭为主两种类型。由于它们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方法不同,故选种方法也各异。1.夏秋兼用型的选种夏秋兼用型以无锡刘潭茭和广益茭为代表。其秋茭的收获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夏茭的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选种宜在秋茭期进行,以墩头留种为好,一般选三次,分别在9月中旬、10月中旬和翌年4月移栽前。选种的
秋茭收获后,茭白进入越冬期,越冬期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明年茭白的产量。所以,做好茭白越冬期的管理十分重要,崇贤镇农办积极做好茭白越冬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茭白越冬的水浆管理,防冻保暖促早发。因为在冬季,天气比较寒冷,有霜冻、冰雪。如田内无水,经过冰冻,同样会造成生长推迟、分蘖推迟。所以在茭白越冬期要求灌上1.5-2寸的水
对水肥条件要求高,茭白根系发达,需水量多,适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
大螟,常绿飞虱,二化螟,蚜虫
防治技术:1.生态控害:连年种植茭白的田块,由于田间病菌积累多,病害发生将逐年加重。为此,应做好合理轮作,控制病害。难以轮作的田块,要做好清洁田园工作,在茭白采收结束到寄秧育苗前,割除茭白残茬及田边杂草集中烧毁,可有效降低越冬菌源。2.降酸增钙:连续多年种植的偏酸性田块,易诱发茭白病害的加重发生。应适当降低土壤酸度,早春茭白移栽前每6
1、茭田选择:应选择具有高山气候特点,海拔要求600―1050米以内的区域,光照好、土层深厚、水源好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近水库可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田块最好。2、施足基肥:结合翻耕,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或浓人粪尿2500公斤,如前作是水稻田,还要增加基肥的用量,并耙平,然后灌水2―3厘米,做到田平、泥烂、肥足。3、品种选
茭白纹枯病茭白纹枯病为菱白常见病,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形成水渍状、暗绿色至黄褐色云纹状病斑。高湿时,病部生稀疏的淡褐色菌丝体,后形成初白色、渐变为黄褐色的小粒菌核。现将茭白纹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一、发生特点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以25~32℃又遇阴雨天时有利发病;连作田土中菌核多,发病重。
蚜虫群集危害幼叶,造成叶尖枯黄卷缩。
[防治方法]1.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根据茭株有效分蘖和正常孕茭需要,保持前期浅灌水,中期晒田,后期保持湿润的水浆管理,避免长期深灌。2.结合中耕管理,及时除去下部病叶黄叶,增加田间通透性。3.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5%田安水剂4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10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
茭白原产中国及东南亚,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为禾本科植物菰的嫩茎杆被菰黑粉菌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部分,目前,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其中又以中国栽培最早。茭白的产地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香港、河南、湖南、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黑龙江等地均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