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黑木耳,春耳,伏耳,秋耳。
1、加强检疫。对新引入的花卉品种,必须经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后并到指定的地点隔离试种。2、选择无病地建立无病育苗圃,采用无病壮苗进行种植。3、搞好花场苗圃的清洁卫生,清除已枯死的花卉和苗圃内外的杂草、杂树。4、采用地下水灌溉、改善排水设施,杜绝外来污染水流入花场苗圃。5、抓好种苗和培养介质的消毒工作。⑴种苗消毒:苗木在上盆前可用3%克百威颗粒
新鲜木耳有毒。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食用后若被太阳照射可引发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则会出现呼吸困难。而干木耳是经曝晒处理的成品,在曝晒过程中大部分卟啉分解,加上食用前经水浸泡,剩余毒素会溶于水中,就会使水发木耳无毒。
毛木耳室内管理接种后的头3天,温度可控制在25—28℃,使菌丝迅速生长占领接种穴,以后温度可控制在24-27℃。接菌后7天内不准翻动菌袋,以免杂菌感染,菌袋翻动越多污染率越高。10天后菌丝已占领菌穴,菌丝直径有5厘米左右,这时开始翻堆检查杂菌,发现污染的菌袋要及时处理。由于菌丝生长迅速,新陈代谢不断加强,菌袋袋温也随之上升.为此翻袋时要将菌袋排
木耳菜又名落葵、西洋菜、豆腐菜,是我国的古老蔬菜.
螨类防治办法:①菇房要远离料房,四周环境要清扫干净。②菌袋进房前,对空房彻底消毒,可用气雾消毒盒,加清水拌成消毒液,喷洒四周。③发生螨虫时,可用灭扫利等广谱低毒农药,按规定用量喷洒受害处。但应注意: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禁止使用农药。
木耳菜的种壳厚而坚硬,干种子播种后往往要十几天才能陆续发芽,为提高发芽率一般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搓皮法;二是浸种催芽法。搓皮法就是将木耳菜种子倒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用砖在种子上反复的搓动使种皮变薄破裂的方法。浸种催芽法就是取一个清洁的盆,倒入温水,水温以45-50℃为宜。把种子倒入温水中,使种子充分浸泡在
营养黑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基质中摄取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作为黑木耳的碳源种类很多,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蔗糖、葡萄糖、乳糖等。可利用的氮源的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尿素、氨态氮等。此外,在黑木耳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如钙、磷、钾、铁、镁等。
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内源性异物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所含的发酵和植物碱,具有促进消化道与泌尿道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并协同这些分泌物催化结石,滑润管道,使结石排出。同时,黑木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剥脱、分化、侵蚀结石,使结石缩小,排出。对于初发结石,保持每天吃1-2次黑木耳,疼痛、恶呕等
一是根据不同种类子实体的发育特点;二是根据黑木耳采后的用途。在生长期间的黑木耳,颜色深褐,耳片边缘内卷,有弹性,耳根较宽扁,以后颜色逐渐转浅,耳片舒展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变细,而且腹面(光面)开始产生白色粉末状担孢子,说明黑木耳已经成熟,应及时采收。在生长期间的黑木耳,颜色深褐,耳片边缘内卷,有弹性,耳根较宽扁,以后颜色逐渐转浅,耳片
一种黑木耳木霉病害的防治方法,它属于食用菌霉菌病害的防治领域。本发明要解决枯草芽孢杆菌虽然对木霉有抑制作用,同时也抑制食用菌生长的技术问题。方法如下:一、将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豆饼粉和麸皮加入蒸馏水中配得培养基,灭菌;二、将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接种于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三、将黑木耳栽培料与枯草
病状:在木耳生产中,每遇到高温高湿的季节,正值木耳旺盛生长时期,很容易发生烂耳现象,俗称“流耳”。流耳一般可使产量降低20%―30%,严重时会使整批耳完全绝收,耳穴腐烂后,即不再出耳,对生产危害极大。病因:场地不适,排水不良,闷热闭气,高温高湿,日照过差,通风不良;耳片成熟时,遇持续高温高湿,光照差,通风不良;管理方法不当,浇水不及时,
1、采用无病床土育苗预防苗期侵染,清除田间蒲公英、苍耳等易感染根结线虫的杂草,收获后深翻土壤20厘米以上,可消灭部分越冬虫源。2、重病田应与禾本科或水生蔬菜实行2~3年轮作,也可与韭菜、辣椒、大葱等抗(耐)线虫的蔬菜进行轮作,可明显减少发病。3、发病田淹水60天,可使土壤中的线虫窒息或死亡,保护地可在拉秧后的7、8月份挖沟灌水覆地膜后,密闭15~20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性滋补食品,优质黑木耳乌黑光润,其背面略呈灰白色,体质轻松,身干肉厚,朵形整齐,表面有光泽,耳瓣舒展,朵片有弹性,嗅之有清香之气。越是优质的木耳吸水膨胀性越好。如果木耳的颜色呈菱黑或褐色,体质沉重,身湿肉薄,朵形碎小,蒂端带有木质,表面色暗,耳瓣多蜷曲或有僵块粗硬,嗅之有霉味或其他异味,吸水膨胀性小,说明是劣质木耳
木耳菜的主要病害是褐斑病和灰霉病。
黑木耳人工栽培起源于公元600年,唐朝川北山民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
不能。木耳不可久贮,如发生霉烂变质、发酸,则白木耳中含有一种酵米面黄杆菌外毒素,进入人体后,可严重损害人体的脑、肝、肾,可使人呕吐不适、发烧、黄疸、抽搐,昏迷以致死亡。食用霉变白木耳中毒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目前无特效药治疗。凡木耳贮藏过久,受潮变质、出现微酸或霉味者,就不能食用。
黑木耳子实体发育最适的温度是15—22℃。
一般从2月到5月上旬,秋季在白露至寒露之间都可进行。
1、对耳场和耳棒进行消毒(用消毒药品或火烧就可,对所用工具用酒精或开水消毒,人工可用肥皂水洗净。选择阴凉处进行,不要让阳光直射菌种,切忌下雨天进行。2、接种时间,一般从2月到5月上旬,秋季在白露至寒露之间都可进行。接种时,视其不同种型,选用不同工具,如枝条种、三角木种;可用砍花斧砍口,把锯末和枝条或三角木共同塞入砍口内,用斧背轻轻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