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食用菌 > 平菇 平菇

1、持续高温:出菇阶段气温高于23℃连续3天以上,菌蕾生长受到了温度的抑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使营养产生逆向输送,导至菌蕾既无营养也无水分而死亡。因此,出菇以后仍需有抗高温的准备,如采用南面搭荫棚,菇房屋面喷水,或用冰块降温以及适当推迟堆料,避开高温等措施。2、养分不足:培养料没有足够营养供给,如堆料中氮源不足,特别是缺少粪肥,

一、菌丝纤细、稀疏,发菌速度慢主要表现:播种后菌种块萌发慢、生长速度慢、菌丝较细而稀疏,菌丝灰白、发暗,而且占领料面需时偏长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菌种种源未经脱毒处理,或者脱毒的母种在制作三级种的发菌过程中退化或老化,使之降低了应有的抗性。二是基料处理不当,使其营养不全而导致菌丝弱势;或是配方中加入成分不明的辅助原料,抑制

平菇——后期补水“四法”是:1、注水法:可用市场上现成的注水器,也可自制。自制的方法是把农用喷雾器的喷头锯掉,喷杆顶端制成尖状,在喷杆头部30厘米以内打几个出水孔,即制成一个食用菌补水器。这样把喷杆插到菌棒内就可流水了。2、浸水法:在出菇棚附近挖一地沟或用水泥抹一水池,然后把菌棒堆放于池内,表面压上石头等重物防止菌袋浮出水面,然后放水

平菇培养料配方有哪些?

凡是富含纤维素的玉米秸、玉米心、麦秸、稻草和多种野草均能作平菇的培养料。秸秆培养料的配制要点如下:一是备料。在收割季节,及时将备用的秸秆晒干堆放。实践证明,经过2~3个月堆放的秸秆、草料发菌效果最好。注意,发霉的秸秆不能用来栽培平菇。二是碎料。如用玉米秆或玉米心,在使用前要用铡刀或铡草机将其切成豌豆大小的颗粒;如用草料,要切成2~4厘米长

平菇生长对培养料如何配制?

木屑、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杆、花生壳、豆秆粉、棉秆粉等原料,任用其一种,都可以栽培平菇。但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则应添加适量麸皮、米糠、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下面是几种常用配方及其配制方法。(1)棉籽壳98%、石灰2%。将石灰溶于适量水中,均匀地淋在棉籽壳上,边淋水,边踏踩,边翻拌,直到棉籽壳含水适量均匀为止。(

平菇的加工贮藏方法?

1.干制法一般采用阴干法、晒干法、烘干法等。日晒是一种既经济,又不用设备的方法。也可阴干或用风吹干。但此法受天气条件的限制。生产上常用烘干法,建一烘干房,热源可以用炭火或煤饼,烘时参照烘烟楼形式。房内无烟,要有排气设备。开始温度控制在35℃左右。10小时后升到55℃-60℃,以后渐渐下降,14小时降到常温。食用时,用水浸泡,和鲜菇差不多。干制

菌种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通常也称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其培育方法各异,现将其技术要点阐述如下:1、母种培养:是指用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母种培养基的制备通常用土豆洋菜培养基。配制1000毫升培养基,用土豆200克,琼脂18-20克,葡萄糖20克。做法:先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蚕豆粒小块,放1000毫升水中煮沸30分钟,用6-8层纱布过滤,补足损

平菇的干制方法有哪些?

平菇干制一般有阴干法、晒干法、烘干法等。在平菇干制的方法中,日晒法是一种既经济又不用设备的方法。阴干法也不用设备,它是将平菇放平菇干制一般有阴干法、晒干法、烘干法等。在平菇干制的方法中,日晒法是一种既经济又不用设备的方法。阴干法也不用设备,它是将平菇放在通风的地方,利用自然风将其吹干,但此法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大规模干制平菇时,生产

1、粗柄菇症状:在原基发生后,菌盖分化和发育不正常,主要表现为菌盖小、菌柄长且柄粗质硬,商品价值大大降低。防治:低温天气,产菇的温室在采取密闭式保温防寒措施时,要注意在中午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以确保温室内氧气的足量供应。2、蓝色菇症状:在菇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菌盖边缘产生蓝色晕圈,严重时整个菇体如同被泼上蓝墨水,甚至采收后也不消退。

袋栽平菇生产常见问题及对策平菇袋栽由于成功率高、产量高、质量好、操作容易、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生产上仍是菇农采用的一种主要栽培方式。在生产上常因各种原因造成不发菌、发菌慢、烧菌、不出菇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生产实践,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1、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⑴原因:①培养料含水量

在平菇生产实践中,防治杂菌污染有何简易方法有:一、覆盖焦泥灰防治平菇杂菌床式栽培平菇床式栽培平菇时,若料面零星发生杂菌,可用浓生石灰浆涂抹或覆盖患处即可除掉杂菌;若料面大量产生杂菌,可在被污染部分覆盖2-3厘米厚的焦泥灰,覆盖面要大于污染面,并稍拍紧,可除杂菌;若料面杂菌污染严重,应用焦泥灰覆盖整个料面并拍紧,几天后菌丝即可恢复正

平菇袋式栽培有何特点?

所谓平菇的袋式栽培,就是以塑料袋作培养料的容器来栽培平菇的一种方法。它既可放在塑料棚内栽培,也可放在室内和人防地道等场所栽培。具体的操作步骤有:1、裁制栽培袋;2、培养料装袋和灭菌;3、接种培养。

采收平菇哪种方式最好?

采收方法,要用左手按住培养料,右手握住菌柄,轻轻旋扭下。

平菇幼菇时期为何死亡?

、幼菇死亡原因:1.菌种过老,用种量过大,在菌丝尚未长满或长透培养料时就出现大量幼蕾,因培养料内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长到幼菇时得不到养分供应而萎缩死亡。2.料面出菇过多过密,造成群体营养不足,致使幼菇死亡。这种死菇的显著特征是幼菇死亡量大。3.采收成熟的子实体时,床面幼菇受振动、碰伤,引起死亡。4.病虫侵染致死。表现为小菇呈黄色腐熟

平菇菌丝体有哪些特征?

菌丝体是平菇的营养器官。它是由担孢子萌发、生长、分支形成的纤细、多枝状的多核菌丝,又叫初生菌丝,不结实。两个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结合形成的双核菌丝,又叫次生菌丝,次生菌丝粗壮,生长快,有锁状联合,生长繁殖成结实性菌丝体,呈浓密、白色、绒毛状。平菇菌丝体生长温度5~36℃,适温一般为25~27℃。33℃时,菌丝生长慢弱,易污染。平菇菌丝生长不需

畸形菇是平菇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畸形菇主要类型有:1、高脚菇菌盖小,分化较差,菇柄较长。发生的原因是原基形成及分化期,菇房缺氧,光照不足,同时温度偏高,影响了菌盖的正常分化和发育。防治方法:加强通风,调节光照和

方法是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适龄菌种(菌龄30〜45天),即使菌种超龄,失水也不能过多;掌握适宜含水量,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不滴下为度;发菌期棚温保持在20℃左右、料温25℃左右,温度宁可稍低,切忌过髙,严防烧菌;培养料中添加多菌灵以0.1%为宜;培养料中添加石灰应适量,尤其在气温较低时生料栽培时添加量不宜超过3%,pH值以7〜8为宜。

菇房在使用前要严格消毒,用石炭酸溶液或其他药物喷洒一遍,再撒一层石灰粉。使用旧塑料薄膜,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或浸泡处理。菌床栽培时填土和覆土所用的药液要科学配制,可用甲醛消毒,按每1000千克土,用甲醛50毫升加水1000毫升稀释后均匀地拌入土内进行消毒。平菇发生干腐病初期,可用5%的硫酸铜溶液、0.1%漂粉精药液、0.5%甲醛溶液或生石灰与食盐混合

怎样培育平菇菌种?

菌种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通常也称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1.母种培养:培养母种是指用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母种培养基的制备通常用土豆洋菜培养基。配制1,000毫升培养基,用土豆200克,琼脂(洋菜)18-20克,葡萄糖20克。做法:先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蚕豆粒小块,放1,000毫升水中煮沸30分钟,用6-8层沙布过滤,补足损失水分。将琼脂加入溶化后

平菇形状不规则应如何处理

平菇尽管种类繁多,除了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温度不同外,其他生长条件和栽培工艺都是基本相同的。由于平菇栽培的种类繁多,作为生产者来说要能从外观简单区别常见的种类,当出现畸形菇是,会严重影响产销。下面介绍畸形菇的产生与防治。球形或烧瓶形:平菇菌柄呈球形或烧瓶形,表面不平或扭曲成波浪状,菌盖不能形成,只有很小的一点或有明显的冰凌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