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栽培木耳的木料,是以质地较疏松,冬天落叶的阔叶树,其中以油桐木为最优,其次写柏、鸭脚木、香椿树、重阳木等,段木径口5厘米以上均可用于木耳栽培。以15~20厘米为最好。锯木屑培养料:阔叶树锯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石膏粉1%,糖1%。
补血,排毒,减肥,防治心血管,排石,抗癌等作用。
黄背木耳和黑木耳栽培方式基本一样,所差别的就是黄背木耳适应温度偏高。黑木耳适应温度偏低。黄背木耳管理比较粗放,适应性强,产量较高,但是品质不如黑木耳。木耳栽培方式目前主要有地栽,吊袋栽培。立体栽培,椴木栽培等几种方式。黄背木耳耳片大、厚、质地柔软,色深,表面光滑。白背木耳耳片大、厚,柔软,干后表面黑色且有光泽,光滑,背面绒毛层浓密
1、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越冬虫源。及时处理废料和污染袋,彻底消除棚室内及四周的垃圾及其它易腐败物质,地面撒一层石灰。2、防止成虫入内。发菌室装纱窗纱门,成虫高峰期每隔3―5天在窗门纱上用80%的敌敌畏500倍液或用50%可湿性敌百虫1斤,加水1000-1500斤喷洒。3、诱杀。(1)糖醋液(白酒0.5份、水2份、红糖3份、醋4份)放入瓷盘中,再滴入几滴敌敌畏或敌百虫,
场房最好设在交通、能源方便,水源干净,空气清新,利于排水的地方,不要设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场房设计应有原料室、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贮藏室等。其设计上要考虑到生产流程,质量标准上要达到无菌条件。场房规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进行安排,但必备的设备有灭菌锅、接种箱和培养室。
黑木耳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65%为宜,
(1)选用无螨菌种:种源带螨是导致菇房螨害暴发的首要原因。因此,菌种厂应保证菌种质量。菇农应到有菌种生产资格的菌种厂购买菌种。(2)培养料要严格发酵彻底处理:在夏季播种时要彻底清扫菇房,菇房架子宜用无机型材料,以减少螨虫的滋生场所,也便于消毒处理。(3)在夏、秋季高温时播种,为确保菌丝生长期安全,应在培养料中进行拌药预防。可用菇净2000
一、主要虫害防治主要有蚊类、蝇类、螨类、蛞蝓、线虫、跳虫等。1、防止成虫入内。发菌室装纱窗纱门,成虫高峰期每隔3?5天在窗门纱上用80%的敌敌畏500倍液或用50%可湿性敌百虫1斤,加水1000-1500斤喷洒。2、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越冬虫源。及时处理废料和污染袋,彻底消除棚室内及四周的垃圾及其它易腐败物质,地面撒一层石灰。3、诱杀。(1)糖醋液(白酒0.5份
危害木耳的主要害虫有伪步行虫、线虫、蚂蚁、蓟马等,这些害虫或咬食耳片,或咬食菌丝,或蛀食耳木,造成危害。此外,还有蛞蝓、尺蠖、小蜘蛛、天牛、吉丁虫等危害耳木的害虫。常见的害虫有红线虫、鱼儿虫、壳子虫、米象、拟谷盗、松条小囊虫、蓑衣虫、弹尾虫、蛞蝓、马隆虫等,还有蛀食耳棒的白蚁、天牛、六星吉丁虫、栗色吉丁虫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木
生物学特性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强度。为好气性真菌,pH5~5.6最适宜。
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
(1)雾灌时间每年春季是培育黑木耳的黄金季节,此时雾灌能够多出1―2潮春耳,其增产量占增产总数的80%以上。因此,5―6月份应视为雾灌增产的关键时期。7月份如果不出现高温(30℃以下),坚持雾灌降温增湿,还可采收1―2潮耳。(2)每次雾灌时间应大于0.5小时,小于2小时。雾灌时间的长短与天气干湿、温度高低、耳干含水量等条件密切相关。天气干燥,温度高
1、主要害虫:危害黑木耳的害虫主要有蓟马、蛞蝓、线虫,白蚁、伪步行虫、瘿蚊等,除白蚁主要为害耳木啃食菌丝外,其余大部分害虫主要啃食耳片,同时被害残破的耳片遇阴雨时,耳片胶质分解流化更易引起细菌、霉菌的侵染使流耳更严重。白蚁在危害严重时找出蚁道并喷入白蚁粉防治,其它大部分害虫可在幼虫大量危害时喷药杀灭。1000倍的敌敌畏、乐果可杀灭蓟马、
白背毛木耳菌包培养过程常在基料表层出现白、黄、红、绿、黑等颜色,此类均为污染。有的在接种穴四周出现橘红色,或白色比菌丝超长的稀疏菌丝,这些属于绿色木霉、链孢霉和毛霉之类污染。(1)污染原因主要有以下环节技术失误:①灭菌不彻底。常因工作人员不遵循灭菌操作规程,开始时温度达标,而中间擅离岗位,温度下降,虽然灭菌时间达到要求,但积温未达标,
灰霉病可为害叶片、叶柄和嫩茎。叶片染病,初形成水浸状坏死斑,半圆形至不规则形,以后迅速向各方向发展蔓延致病叶腐烂,在病组织表面长出稀疏灰色毛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和嫩茎染病,多形成褪绿水浸状斑,以后从病部折倒或腐烂,随病害发展在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生物药剂进行防治:于发病前或初期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喷雾,兑
接种就是把人工培养好的菌丝种点种到架晒好的耳棒上,使它在耳棒内发育定植,长出子实体来,这是黑木耳人工栽培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生产上的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它见效快,产量高。接种时,首先对耳场和耳棒进行消毒(用消毒药品或火烧就可,对所用工具用酒精或开水消毒,人工可用肥皂水洗净。选择阴凉处进行,不要让阳光直射菌种,切忌下雨天进行。接种时
具有抗癌、抗衰老、抗溃疡、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在黑木耳的菌丝生长阶段对水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生活基质(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培养基的含水量在50~65%之间为好。湿度过低,会显著影响后期出耳,但湿度过高,会导致透气性不良,氧气不足,使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而在子实体阶段除了生活基质的含水量之外,更重要的是空气相对湿度。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当空气相对湿度在50%以下菌柱会很快干涸,小
高温或时晴时雨利于菌核萌发。连作地、酸性土或砂性地发病重。高温高湿易发病。避免连作。高温或时雨时晴利于菌核萌发。高温高湿容易引起该病的发生。莴笋白绢病高温高湿天气,连作易发病。危害叶柄时,初期产生水浸状病斑,随后不断扩展,湿度大时受害部位湿腐,并长出白色菌丝体,后期产生红褐色菌核状物;危害茎部时与叶柄发病相同。
不重茬,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鉀肥用量。